在學習過程中,青年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考試。有些青年在考試前,就提醒自己不要緊張,但每次還是“暈場”。考試中怯場或暈場是怎麼回事呢?
從心理學角度看,無非是回憶受到了緊張情緒的干擾。學生在考試時往往由於擔心自己考不好,會影響升級升學,甚至怕影響個人的前途和命運。這些雜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緒波動和緊張心情實際上造成了壓力,阻礙了回憶的正常進行。緊張心情和情緒波動之所以能起干擾作用,從生理機制方面看,是大腦皮質上的神經活動過程產生了負誘導,引起了抑制,因而防礙了回憶。原來人腦的活動有一種叫做“相互誘導”的規律,當大腦皮質的一個區域裡產生出一個興奮中心後就會引起(或加強)其他區域的抑制狀態(負誘導)。“怯場”或“暈場”現象正是大腦皮質神經活動過程相互誘導規律的表現。學生在考試中產生情緒波動或緊張心情時,大腦皮質上即出現一個與之相應的優勢興奮中心,由於這個優勢興奮中心的存在,按照神經過程相互誘導的規律,使儲存信息的那部分大腦皮質出現了抑制狀態,以致本來很熟悉的知識也回憶不起來了。由這種誘導引起的抑制,又會按照相互誘導的規律反過來增強著大腦皮質上與情緒波動相聯系部分的興奮(正誘導),因而使情緒波動更趨激烈。如此循環往復,使整個大腦的聯系系統的化學變化發生混亂,直至最後抑制發展到超限的程度而引起“暈場”(休克)的嚴重局面。
心理學還把考生在臨考前或考試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安、憂慮、緊張、恐懼的情緒,叫做“測驗焦慮”,通俗來說是怕考試。測驗焦慮分為三種水平:
1.高水平的測驗焦慮,這就是通常說的暈場。最初表現為過於緊張、慌亂、懼怕、行為失常、思維混亂或僵滯,最後發展到休克。例如一位高考“暈場”的考生事後敘述說:“我臉上像發燒,頭突突地響著。思路中斷了,什麼也想不起來,只是對著考卷干瞪眼。這時我更急得發慌了,而且越來越著急,後來只覺得頭重重地嗡了一下,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2.中等水平的測驗焦慮,主要表現為:有的學生因回憶不起要答的內容而急得滿頭大汗、滿面通紅,本來很熟悉的知識,這時完全記不起來了,心裡越急,越想不起來,越想不起來就越急,以致思路出現障礙,特別是思維的深度與敏捷性受到影響,答卷混亂。
3.低水平的測驗焦慮,主要表現為:有些平時熟悉的知識卻回憶不起來,答卷時由於情緒緊張而心慌、出汗等。但考生思路還正常,答試活動還能正常進行下去。
從上述可以看出,不管高水平的測驗焦慮或低水平的測驗焦慮,在考試中都會影響考生正常發揮自己的潛力,影響成績,給人帶來無盡的煩惱。那麼,造成測驗焦慮或考試怯場的原因何在呢?
1.由於錯誤地誇大了考試與個人前途的得失關系,因而造成情緒過分緊張。
2.缺乏自信心,總擔心自己對考試准備得不夠充分,不能取得好成績。
3.考前過度疲勞。
4.臨場某些偶發的事件(如檢驗答案時發現答錯題,重新答題又來不及;或是收卷時間將到,雜亂的文稿還沒有謄清等)也往往導致測驗焦慮的發生。
要克服測驗焦慮,可以采取如下辦法:
1.正確認識考試的意義,不患得患失,要輕松上陣。
2.考前認真復習准備,不要打無准備之仗。尤其是平時要用功學習;考前要增強信心,不可自暴自棄。
3.考試前要合理安排學習與休息時間,注意參加體育鍛煉,使大腦保持清醒的狀態。
4.在開始出現怯場現象時,最好是轉移注意,暫停回憶,過一段時間等抑制解除後再進行回憶,可能就想得起來了。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很多:可以安靜下來,伏在桌上休息片刻;也可以想一件有趣的事;有時還可默默地唱幾句熟悉的歌,或者從1數到100……這些都可能對緊張心情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若一時想不出某一試題的答案,可以行做其它題目,然後再回頭做這道試題。凡此種種,都是緩解由緊張心情引起抑制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