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水質的污染導致很多的魚類死亡,而且也直接導致魚體內的毒素增加,現在吃魚如果不注意,也會造成身體中毒,那麼如何吃魚才安全呢?
熱點聚焦:魚頭污染最嚴重
前些時,上海豬投江事件鬧得沸沸揚揚,給當地的江水污染也帶來了不可忽視的影響。生活在江水裡面的魚自然會多多少少受到相對的污染。吃魚本身是件好事,俗話說吃魚首先吃魚頭,魚頭口感細膩美味且營養豐富。然而如今生長在不完全天然水質裡的魚,其頭部會聚集超量的有害物質。人食用這類魚頭後,魚頭中的鉛等有害物質就會經人的消化道吸收並通過血液分布至全身,除此之外,鉛等有害物質會損傷人的神經、消化及造血等系統。所以人們吃魚頭時若不注意,就有可能造成鉛中毒。
魚頭中毒表現為:肌肉關節酸痛或引發神經衰弱綜合症等。急性鉛中毒者還可出現中毒性腦病,表現為嚴重頭痛,甚至昏迷。另外,有的魚頭除含鉛外,亦含有藥物成分,經常食用或過量進食可導致多種疾病,甚至會引起肝、腎等髒器功能障礙。
針對以上情況,專家提醒大家,吃魚頭時要對所食魚頭的來源有所了解,比如環境受到嚴重污染地區的魚;頭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魚;眼睛渾濁、向外鼓起的魚;變質魚以及死了太久的魚,其魚頭都不要吃。烹調或食用時若發現魚頭有異味的也不要吃。烹制魚頭時,一定要將其煮熟、煮透方可食用,以確保食用安全。
謹慎!吃錯魚竟會患上重疾
1.生吃魚片得“肝吸蟲病”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髒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幾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症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2.擅吃魚膽解毒不成反中毒
魚膽是一味中藥,中醫常用它來治療目赤膽痛、喉痺、惡瘡等症。民間也因此流傳吃魚膽可以清熱解毒、明目止咳的說法,所以盡管魚膽味苦,總有人躍躍欲試。擅吃魚膽極其危險,極易引發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專家指出,魚的膽汁中含有水溶性“鯉醇硫酸酯鈉”等具有極強毒性的毒素,這些毒素既耐熱,又不會被酒精所破壞,因而無論將魚膽烹熟、生吞,或是用酒送服,均可發生中毒。
魚膽中毒發病快,病情險惡,病死率高。中毒較輕者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嚴重者會出現肝大、黃疸、肝區壓痛、少尿或無尿、腎區叩痛等症狀,如果搶救不及時,可造成肝腎功能衰竭直至死亡。而患者中毒程度一般與魚膽的膽汁多少有關,因此吞食較大魚的膽更易發生中毒。
3.空腹吃魚可能導致“痛風”
在減肥風潮日盛的今天,不少人喜歡只吃菜不吃飯,空腹吃魚更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但這卻很可能導致痛風發作。痛風是由於嘌呤代謝紊亂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疾病。
而絕大多數魚本身富含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攝入含嘌呤的魚肉,卻沒有足夠的碳水化合物來分解,人體酸鹼平衡就會失調,容易誘發痛風或加重痛風病患者的病情。
4.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
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
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現在吃魚也是有所講究了,經常聽到某個地方的水污染嚴重,導致大量的魚類死亡,像這樣的魚就具有毒性,萬不可食用,喜歡吃魚的朋友一定要多注意。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