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適應時節的變化,才能避免外邪入侵,身體營養健康。而秋季最大的特點就是燥,對付秋燥有說法是早粥晚湯,但怎麼一個實行方法,你知道嗎?
秋燥的表現
秋天保養要滋陰防燥。在飲食上,可推行“早飯一 碗粥、晚飯一碗湯”,飲食結構以清淡為主。在秋季進補前,脾胃應有一個調整適應的階段。可先補食一些既富有營養,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調理脾胃。比如:奶制品、豆類等均宜多吃;藥食兼優的菱角、板栗,也是調理脾胃的佳品,它們均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具有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功效。此外,入秋後空氣中的水分子逐漸減少,容易讓人產生口干舌燥的感覺。有些人還會感到鼻腔似煙道般干燥,一不小心還出血;喉嚨也癢癢的,頻頻干咳,有時有少量的粘痰,卻總是咳而不爽;嘴唇最敏感,時常有干裂感覺,也就是中醫常說的“燥”。建議可多吃水果和蔬菜。比如:水果可選橙子、檸檬和烏梅等。同時,還要保持心情愉快、不煩躁。生活要有規律。
對於秋燥,應從精神調養、飲食調整、加強鍛煉等多方面去協調。秋季要注意補水,可以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以養陰潤燥,補充水分,保持濕潤。正常人一天攝入的水量大約在1200~2000毫升左右,可滿足皮膚的基本需要。同時還宜多吃點具有滋陰潤燥的水果和蔬菜,比如甘蔗、秋梨、蘋果、石榴、葡萄、菠菜、藕等。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水分,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同時也能補充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無機鹽、纖維素等,改善燥氣對人造成的不良影響。
不少年輕人在秋季臉上長出痘痘,這是由秋燥加上睡眠不足,使虛火上升導致的。有的女孩還喜歡以瓜子、花生、巧克力等熱性食物為零食,也容易生痘。這類人群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對於辛辣煎炸等熱性食物,則不要多吃。同時,秋季氣候干燥,也不適合太肥膩、燥熱的大補。
除了補水和食療,秋季還要注意精神調養,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身體陰陽的平衡。此外,可以適當進行運動,但是應避免劇烈運動。這是因為秋季天氣變涼,人體血管收縮,皮膚變得緊密,如果做過於劇烈的運動,汗腺分泌太多,皮膚更容易缺水,加速皮膚干燥感。
我國古代就有對付秋燥的飲食良方:“朝朝鹽水,晚晚蜜湯。”換言之,喝白開水,水易流失,若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就不那麼容易流失了。白天喝點淡鹽水,晚上則喝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真是一舉三得。
早粥晚湯預防秋燥腹瀉
入秋後,空氣的濕度逐漸降低,人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因干燥而產生的不適。比如:口干舌燥、聲音嘶啞、干咳少痰等現象,就連皮膚也會干燥脫皮,偶爾還會出現粗糙干癢的症狀。
同時,秋季人體脾胃功能減弱,特別是體虛者更為明顯,表現為食欲差,消化不良,甚至出現腹瀉等症狀。秋燥惹人,而早粥晚湯是最適宜防秋燥腹瀉的選擇。因為秋季我們應該適當補充一些水分,所以多喝湯水保持身體清潤。
喝粥和喝湯都有助人體發汗、散熱、祛風寒作用,更能夠有效調理脾胃,使那些胃口變差、沒有食欲且腸胃消化系統處於欠佳狀態的人們胃口大開。並且,喝粥和湯可以促進腸胃的吸收,也有保護腸胃黏膜的作用。
早粥晚湯巧搭配不忘肉蛋菜
即便是秋季養生重視早粥晚湯,但是我們的飲食也不能完全地依靠湯粥,而應該做到合理搭配。從膳食平衡的角度來講,只喝湯粥會讓身體缺少優質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D等營養素,而雞蛋、瘦肉、蔬菜等食物恰好能彌補這部分不足。
同時,干稀搭配也更能滿足養生的需要。此外,在湯粥中加入配料效果更佳。如在粥裡加入黑米、紫米能讓粥香味襲人;喜甜食的人,可在粥中添加南瓜、紅薯、紅棗、枸杞等;喜好黏稠的粥,就可以加燕麥和糯米等,這樣不僅可以使粥的口味更佳豐富,還增加了人體營養的攝入,何樂而不為呢?
需要注意的是,飲食可要全面均衡營養。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