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飲食常識

注意 食用油的選擇和使用也是門學問

  編者按:目前市面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食用油,質量參差不齊,食用油品牌、品種也不盡相同,那麼,如何去選擇食用油,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選擇好之後,又該如何去使用食用油,都是有很大的學問的。現在,我們跟著小編去看看,應如何做才是最正確的。

  健康使用食用油

  食用油標准:在炒菜時,有些人總是習慣把食用油加熱到高溫,然後放入蔥、姜爆出香味,或者把食物用油炸或煎,這些都是十分錯誤的方法,對身體健康會產生極大的危害。油煎炸食物會產生自由基,它是一種高度反應活性的化學物質,會破壞食物中的必需脂肪,並能損傷身體細胞,增加患癌症、心髒病和早衰的風險。

  煎炸的破壞作用取決於油脂的類型、煎炸的溫度以及時間。在煎炸中,破壞最快的正是那些對身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而它們被破壞之後還會轉變為不健康的反式脂肪。

  煎炸的主要危險是脂肪在高溫下過度加熱所產生的強力促使癌症發生的氧化劑,富含脂肪的肉類在煎炸或燒烤時,就會產生大量此類物質。

  研究還發現,經高溫食用油煎炸的食物中不管有沒有脂肪,都會產生丙烯酰胺,而它也是一種促進癌症發生的物質。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安全上限設定為10微克/千克,然而炸薯片中的含量在100倍以上。

  另外,食品化學研究發現,高溫食用油烹調不僅導致脂肪產生自由基,更會形成致癌物質苯並芘以及多種氧化聚合有毒產物。

  對於肉、魚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而言,超過200℃的溫度可形成雜環胺類強致癌物。對於富含澱粉類的食物來說,140℃以上便可形成丙烯酰胺,如油條、炸薯條(片)等。因而,任何食物都不應用油過度加熱,任何顏色變褐、焦糊或用高溫食用油烹調加工的食物,都可能對身體有害。

  食用油健康的用法是,把食用油倒入炒鍋裡後,在油溫未升高時,馬上放入蔥、姜等調味品,火不要太大;隨著油溫慢慢升高,翻動調味品,煸出香味。

  一定要在調味品尚未變色時,放入要炒的菜,待鍋內產生足夠的溫度後,要加入水或水基的調味汁,讓食物在較低溫度下“蒸煎”,相比高溫爆炒要健康得多。因為沒有變褐或燒糊,所以可避免氧化劑或丙烯酰胺等致癌物質的產生。

  如何科學的選擇食用油

  1、控制總量比種類更重要。

  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食用油的數量遠遠比種類更重要。無論你選擇哪一種油,進入身體後都將增加能量負荷。每克脂肪在體內氧化可以產生熱量9千卡,這是同等重量的另外兩種產熱營養素(蛋白質和糖類)在體內氧化後產生的熱量的兩倍多(蛋白質和糖類為4千卡)。因此建議每人每日食用油用量控制在15~25克,具體用量需要根據其他食物中提供的熱量來進行個體化考慮。

  2、控制總量的同時宜兼顧各類脂肪酸的攝入量。

  膳食中由脂肪提供的熱量應為飲食總熱量的25~30%;每日飽和脂肪酸的攝入量不超過飲食總熱量的10%,反式脂肪酸的攝入量應少於總熱量的1%;避免或限制下列食物:肥肉、全脂食品、棕榈油、花生油及油炸食品;食物中膽固醇攝入量應少於300毫克/天。

  3、食用油種類宜多樣化。

  如果有可能,盡量多嘗試一些不同的食用油,而不要老是盯著一種油吃,因為不同的食用油的營養價值也有所差別,經常換著吃可以互相補充各自的不足。

  4、植物油比動物油對糖尿病患者更好。

  常用的食用油可以被粗略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動物脂肪,例如豬油、牛油、羊油、雞油、魚油等;另一類是植物油,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等。

  一般而言,動物脂肪(除魚油外)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多,而植物油(除可可油、椰子油外)則大多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因此糖尿病患者宜食植物油、少食動物油,這樣有助於降低血清膽固醇,減輕脂類代謝紊亂。

  5、控制食用油的攝入量最好與適當增加體力活動相結合。

  堅持運動對糖友控制血糖非常有幫助。

  總結:綜上所述,怎麼選擇和使用食用油,也是有大學問的,以後只要參考上面文章所說的,做到健康飲食,再也不怕買到不適合自己的了,也不會在使用中發生對身體健康造成極大危害的事情了。(文章原載於《 家庭醫藥·快樂養生》,刊期:2012.07,作者:朱雲,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