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是體檢必查的一個檢驗項目,它可以篩檢腎髒、輸尿管、膀胱或尿道等泌尿系統的病變,有時可作為器官系統或者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等)的診斷線索。有些病人因“尿蛋白陽性”而擔心自己的腎髒是否有問題,於是帶著體檢報告來門診咨詢,那麼,“尿蛋白”涵義是什麼?究竟“蛋白尿”要不要緊呢?
正常人每天會排出40~100毫克的尿蛋白,最多可達150毫克,所以一旦尿蛋白超過每天150毫克就算不正常。尿蛋白的檢查方法分為定性和定量兩種,(+)號越多,代表尿中蛋白的“濃度”較高。
尿液檢查試紙定性結果常分為:
1)陰性(尿蛋白濃度少於10mg/dl);
2)微量(10~20mg/dl);
3)+(30mg/dl);
4)++(100mg/dl);
5)+++(300mg/dl);
6)++++(表尿蛋白1000mg/dl以上)。
尿蛋白反應呈陽性時,有多種可能性:
1.假陽性尿蛋白:當尿液呈鹼性(pH>7.5)、尿液濃縮(喝水少或流汗多)、尿中有血、混有精液,陰道分泌物或使用青霉素,磺胺類等藥物時,有時會使尿蛋白反應呈陽性,但不一定真有超過正常量的蛋白尿存在。相反的,若是尿液太稀則會出現偽陰性。
2.暫時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在劇烈運動後、高燒、懷孕、月經期、突然受寒、精神緊張、心衰、血壓升高、癫痫發作等情況時,會有暫時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出現,但應激因素消除以後,尿液檢查即恢復正常。另外尿路感染時,也會出現暫時性蛋白尿,不過一旦感染得到控制,蛋白尿就會隨之消失。
3.體位性(站立性)蛋白尿:與病人身體的位置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蛋白尿只在站立時出現,通常是暫時性的,常在年輕人身上發現。一般病人在早上的小便尿蛋白呈陰性,但經過長時間活動、走路、劇烈運動、或前屈、站立後,蛋白尿便會出現,當病人平臥時再化驗,尿蛋白就會消失。這種患者一般小於30歲,尿蛋白每天小於1克,而Ccr(肌酸酐廓清率)正常,只要定期量血壓並每年隨訪即可;若大於30歲,則需定期量血壓,每6個月檢查。也有人可呈持續性蛋白尿,10~20年才逐漸消失,一般不必處理自己會好。少數經常性蛋白尿則可能有存在腎小球病變,有變成慢性腎炎、尿毒症的可能,因此長期的門診隨訪觀察是必須的。
4.間歇性蛋白尿:蛋白尿時有時無,例如反復感染的膀胱炎、腎盂腎炎,會出現尿蛋白;而高血壓、心衰竭等疾病會隨病情的好壞,而出現間歇性尿蛋白。
5.持續性蛋白尿(病理性的蛋白尿):即每次尿液檢查都有蛋白尿存在,當腎小球或腎小管發生不可逆的破壞時,就會有持續性的蛋白尿。腎髒或泌尿道原發性疾病,也可以是其他器官疾病(如糖尿病等)或腎毒性藥物對腎髒或泌尿道的影響。根據病因的不同,腎功能惡化的速度各不相同。
腎小球疾病是病理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分為:①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包括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炎)、慢性腎小球腎炎。②繼發性腎小球疾病:由身體其他疾病所引起的腎小球疾病,便稱為繼發性腎小球疾病,例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糖尿病等所引起的腎病等。
當發現體檢報告有尿蛋白先別慌,因為大部分可能是假陽性,或者是暫時性蛋白尿。如果尿蛋白是微量到2+,應該再復檢兩次到三次,最好是早晨起床第一次解的尿,倘若復檢結果是陰性,可能只是暫時性的蛋白尿,若定性檢查是3+或4+,或復檢仍持續是陽性,則需要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如24小時尿液收集,其他抽血檢查、腎髒B超或腎活檢進一步明確病因。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