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從美國帶外孫歸來的成都老人老洪稱,一些美國人很羨慕中國人“重親情”的傳統他非常支持老人幫年輕人帶小孩。
老洪稱,根據他了解的數據,像他一樣飛往美國幫子女帶小孩的中國老人,預計每年有4萬人次,光是成都市過去的老人,就有上百人。此次從美國回來,也有6名這樣的老人與他同機。老人給年輕人帶小孩,也俨然成為中國文化“重親情”的一種標志。
老帶孫 讓美國人羨慕的中國傳統
去年11月初,女兒生產前,老洪夫婦就飛到美國,簽證快到期時,親家親家母又飛到了美國,老洪夫婦前幾天剛回成都。
老洪贊成中國傳統的“老人帶小孩”。他說,每年,像他一樣從中國飛到美國幫子女帶小孩的老人,大約有4萬人。他稱一些美國人很羨慕“純中國”的家庭模式,老少同堂,老人幫著帶孩子,一家人其樂融融。
帶外孫再苦 他也樂在其中
探親簽證一次最多只能待半年,老洪夫婦和親家、親家母,只得“接力”進行。老洪的女兒留學後在洛杉矶工作。女婿來自青島,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留在一家網絡公司總部工作。
老洪帶小孩有自己的原則:長江後浪推前浪,老年人要承認差距,所以,老人帶小孩,最重要的是把小孩的身體管好,讓小孩有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要把中國人的優良傳統,勤奮、節儉,潛移默化地傳遞給孫輩,不能讓孫輩太西化了。至於小孩的智商開發和人格塑造,必須交給父母來完成,老人不能越俎代庖。
外孫餓了就哭,吃了奶就甜甜地睡著了。老洪上了年紀,被外孫鬧醒後,不容易入睡,剛迷迷糊糊入睡,可能外孫又哭鬧著要吃了。3個多月來,老洪覺都沒睡好,但他無怨無悔。他說,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老人帶孫子,就是一種愛幼的表現,年齡大了,他對親情更加珍惜。
老華僑羨慕“重親情傳統”
老洪和女兒一家的生活,讓他們在美國的鄰居蔣大姐格外羨慕。
蔣大姐是位老華僑,家境殷實。蔣大姐有兩個兒子,都娶的美國兒媳婦。平常,別墅總是空蕩蕩的,兒子兒媳很少來看望,更不用說讓她帶孫子了。
“中國傳統文化好。”蔣大姐常感慨,有事沒事過來幫著老洪帶孫子。在美國人的心目中,娃娃問題、老年問題都是社會問題,所以親情觀念淡薄些。在美國,只要懷孕3個月,醫生就會定期通知檢查,如果不檢查還是違法行為,“小孩不僅是父母的,更是國家的”。如果經濟條件好,小孩出生後,可以男人在外工作,女人在家帶小孩或者請人帶。如果經濟條件不好,可以把小孩交給社會福利機構帶。父母把子女帶到18歲,一般就不管了,老年人退休後都有自己的晚年生活,旅游、做慈善等,很少有幫著兒女帶小孩的。
在這種文化氛圍下,兒女們也很少看望父母。蔣大姐的兒子,還偶爾來看她,但過不了一會,就接到兒媳婦催促回家的電話。老洪和一些美國老人交流,他們敬佩中國老人的無私奉獻,同樣也羨慕中國家庭的“老少同堂”,羨慕東方文化中的“重親情”。
在老洪看來,老帶孫是中國人的一種優良傳統,是中國文化重視親情的一種表現,老少同堂,一家人其樂融融,享受天倫之樂,這是中國文化的凝聚力所在,應該傳承下去。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