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赫芬頓郵報》報道,一項最新調查顯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常常會高估自己。我們對自己的技能和認知的判斷並不能做到精確,偶爾還可能產生巨大誤差。
調查發現,大多數人在對自我進行分析的時候誤差都很大,研究者以大學教授為調查對象,發現有68%的教授將自己的學術水平歸類到學術界前沿范疇,然而現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對中學生家長進行的調查發現,家長們大都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水平在平均線之上,然而事實也並不是這樣。
人們經常難以接受現實,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不能正確看待自己。在這裡,小編不是讓大家低估自己或者放棄希望,而是希望幫大家客觀地看待自己,不要從天堂一下跌倒谷底。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將自己從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拉回現實呢?
第一,從第三方搜索客觀回應。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多數時間我們沒法做出客觀判斷是因為我們通常只能根據自己的判斷得出結論,我們沒法站在第三方的立場和角度上觀察自己。其實,旁人的觀察往往會比較客觀,但是我們又經常缺乏勇氣去詢問或者接納別人的意見。當然,旁觀者有時也未必能幫你做出准確判斷,但至少可以幫你轉換視角,跳出自我的小圈子,看問題時變得更加客觀全面。
第二,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地看待問題。
如果你對自己的判斷一而再、再而三與事實差之千裡,那麼恐怕真得學著多換幾個角度看待問題了。“橫看成嶺側成峰”,所謂正確看待自己,其實也不過是從某個面向看待自己而已。有時候不一定是你對自己的判斷有誤,而只不過是你站在某一個視角或立場上就會得出某種結論,而當你站在問題的其他角度看,發現事情又會呈現出別樣的風貌。
第三,對事情進行深度剖析。
事情的表象往往是令你不能正確看待自己的罪魁禍首。對事情的深入分析會讓整個認知更加客觀和理性。多問自己一些問題,引發自己的深度思考,比如事情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我的偏見有可能會是什麼?這些偏見怎樣影響著我的觀點?將多個問題仔細思考然後連貫起來使其邏輯化,才能對自我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