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更年期由於卵巢功能逐漸衰退,雌激素水平明顯下降,引起植物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多個系統功能障礙和紊亂,引起組織器官發生退行性病變,臨床可出現潮熱、抑郁、失眠、煩躁不安、心悸、胸悶、心前區刺痛、月經紊亂、骨關節疼痛、高血壓等不同症狀。因受社會、環境、精神因素的影響,冠心病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因此,對更年期冠心病的防治不可忽視。
冠心病的基本病機為本虛標實、氣虛血瘀,以瘀阻心脈為其主要病理改變,因此,益氣活血為其基本治法。因年齡段的不同,結合更年期婦女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水平下降的生理特性與腎虛陰陽失調的病變基礎,有別於一般冠心病患者,治療應側重從腎論治,以補腎通脈為綱,以益氣活血、滋養肝腎為基本治法,調整陰陽、調和氣血貫穿於始末,還應重視相關髒器的功能調節和心身治療。
通脈是改善心肌供血最為重要的手段。動脈粥樣硬化的產生與中醫血瘀證密切相關,中醫認為心絞痛的發作是瘀阻心脈所致。因此,在通脈治療中仍離不開活血化瘀這一大法,但崩中漏下,月經過多非因血瘀者,活血化瘀方藥又當慎用。血瘀證多虛實夾雜,在更年期冠心病患者臨床常見氣虛血瘀、氣滯血瘀和陰虛血瘀三大證型,治療上需審度證候之虛實偏重。 氣虛血瘀者見氣短乏力,心悸胸痛,活動加劇,舌淡紫,脈細緩或結代,選用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減。氣虛血瘀證多因勞累過度或飲食所傷,脾氣失健,氣虛則血瘀,故氣虛血瘀證應注意健脾,脾旺則氣充,氣虛者重用黃芪、黨參等,也可用人參、三七按3∶1比例磨粉,每次開水沖服5g,一日2~3次,起標本兼治作用。
氣滯血瘀者見心胸悶痛,心痛如刺,舌暗紫,脈弦,選用血府逐瘀湯加減,以行氣活血。氣滯血瘀證往往發生於情緒易於激動者,或發於生氣惱怒之後,故氣滯血瘀證要注意調肝、養肝、平肝潛陽,在血府逐瘀湯基礎上加白芍、郁金、鉤籐、菊花、枸杞子、女貞子等藥,使肝氣條達而氣行血行。
陰虛血瘀者見潮熱,汗出,頭暈,心煩,胸痛,舌質紅有瘀斑,脈細弦數,選用桃紅一貫煎(即一貫煎加桃仁、紅花),以養陰活血。陰虛血瘀證因素體陰虛,或房勞多產,數傷陰血,或情志內傷,氣火傷陰,陰液虧損,血液黏稠而緩流成瘀,故陰虛血瘀證要注意滋腎陰養肝血,亦可用四物湯合二至丸加減。心絞痛發作時,急則治其標,中藥多選用芳香辛散之速效救心丸、復方丹參滴丸、活心丸、九龍丹、冠心蘇合丸、心痛舒噴霧劑等,還可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或葛根素靜脈點滴。
腎虛不單是更年期內分泌失調的病變基礎,也是更年期發病及其轉歸的關鍵,腎虛又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病等老年性疾病的共同特征,故在更年期冠心病的防治中補腎方藥的應用有其特殊意義和地位。當典型心絞痛發作時,急則治其標,用活血通脈方法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緩解心絞痛,但多數患者臨床以內分泌失調所引起心血管系統症狀和精神、神經症狀為多見,如潮熱、汗出、煩躁、眩暈、心悸、心痛、心慌、失眠、抑郁等。所以對更年期冠心病的治療,更強調調理治本,療效方能鞏固,並起預防作用。
[cms:page]
補腎是調理治本的關鍵,“陰平陽秘,精神乃治”,此時辨證之關鍵在於辨清陰陽屬性。
滋腎養陰清熱法:斷經前期多見腎陰虛證,陰虛內熱,臨床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烘熱汗出,潮熱顴紅,舌紅脈細數等症狀,可用知柏地黃湯以養陰清熱。若烘熱汗出明顯者可加生龍骨、生牡蛎、五味子、浮小麥、鱉甲以增強滋陰潛陽,收斂止汗作用;若月經先行量多,或崩或漏者,選加旱蓮草、地榆炭、茜草炭以增清熱涼血止血之功;若心煩失眠者,選加麥冬、蓮子心、百合、夜交籐等;若高血壓者,選加鉤籐、白芍、益母草、黃芩以清肝熄風降壓。
溫腎填精扶陽法:斷經後,卵巢功能進一步衰退,雌激素進一步下降,或陰損及陽,腎陽虛證漸為突出,陽虛內寒,臨床見腰膝酸冷,肢冷畏寒,小便清長,或大便稀溏等症,用右歸丸以溫腎扶陽。若月經量多或崩中漏下者,加補骨脂、金櫻子、鹿角霜、白術、赤石脂等,以增加溫腎固沖止崩之功效。
滋陰溫腎、陰陽並補法:陰陽俱虛者,則寒熱錯雜,陰陽兩虛證可同時兼見,如斷經前後見頭暈耳鳴,健忘,乍寒乍熱,顏面烘熱,汗出惡風,腰背冷痛,舌淡,脈沉弱,選用二至丸合二仙湯加減,以陰陽並補。補腎重在調整陰陽,通脈重在理氣活血,急則治心通脈,緩則治腎調陰陽,絕經前期重在滋腎養陰,絕經後期重在溫腎育陰,陰陽並補。
活血化瘀通陽藥物可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以治其標;益氣藥可強心,加強心血管的舒縮功能,補腎藥可平衡陰陽,調節性激素代謝,提高雌激素水平,以治其本。我們遵循益氣補腎,活血通脈的基本法則。采用自擬更年冠心方(黨參30g,麥冬15g,五味子9g,桂枝3g,炙甘草9g,砂仁6g,丹參15g,川芎3g,生地黃15g,知母15g,淫羊藿12g,菟絲子12g,浮小麥30g,酸棗仁15g等),用於更年期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取得較好效果。經多年臨床觀察,本方對改善心肌供血,緩解心血管系統症狀,調節性激素代謝,調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較好療效,治標治本,氣血兼治,陰陽並補,對心痛發作起治療和預防作用,療效穩定,長期服用安全可靠。
更年期冠心病病位在心、病本在腎,以氣血、陰陽功能失調為病變基礎,涉及多個髒腑的功能障礙。對更年期冠心病治療要充分發揮中醫“調整”和“辨證”優勢,通過相關髒器的調整和治療,有利於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分泌功能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糾正,因而可促使陰陽平衡和整體生理功能的恢復,進而促進氣血的調和與循環,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滋腎養肝、平肝潛陽法:中醫認為,肝腎同源、精血互生,腎陰不足,水不涵木,或陽氣過亢易傷及腎陰,均可導致陰虛陽亢,見眩暈、頭痛、煩躁易怒、舌紅、脈弦等症狀,可選杞菊地黃丸。本法尤其適用於合並高血壓的更年期患者。
滋陰降火、交通心腎法:若腎精不足,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則心腎不交,絕經前後,見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烘熱汗出、心悸怔忡、心煩失眠,甚至情志異常,可選黃連阿膠湯合交泰丸。
溫腎健脾、補氣養血法:脾腎為先後天之本,互相充養,腎精虧損,陰損及陽,腎火不暖土,可致脾腎陽虛,脾虛失運化,氣血生化不足,心肌失去充養,加重缺血缺氧,如絕經前期月經量多,崩中漏下,經色暗淡,或絕經後見心悸、心慌、頭暈、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納差、便溏、舌淡、脈細。可選用歸脾丸合右歸丸加減。
滋腎疏肝、心身同治法:更年期冠心病的發生在內分泌功能紊亂狀態下,與心理和社會因素關系尤為密切。中醫重視“七情致病”,“悲哀愁憂則心動”,“七情之由作心痛”,精神情志變化直接影響心主血脈功能,導致冠脈收縮或痙攣,心肌缺血,誘發心痛發作。患者常情緒不穩,精神緊張,在經斷前後,見心悸、胸悶而痛、腰酸膝軟、頭暈耳鳴、郁郁不樂,或多疑多慮、月經先後不定期、脈弦等症狀。采用調理肝腎法,一方面心身並法,進行心理輔導和治療,對調節更年期精神、神經系統方面障礙尤為重要。可隨症選用歸腎飲合逍遙散加減。調肝能改善外周交感神經活動,補腎能調整性激素代謝,有助於氣血調暢和陰陽平衡。
因此,對更年期冠心病的治療,滋腎疏肝法也是常用和有效方法。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