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鹽一方面會缺碘 因為大多食鹽中都加入了點
鹽是人類生活中一種重要的調味品.由於人體的鹽分有多種途徑的損耗,恢復鹽分對於生存就是必不可少的了.在一定的歷史時期,鹽在社會中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英語中,工資一詞便是來自拉丁語鹽這個詞.。
吃鹽,為什麼人離不開鹽呢?鹽由40%的鈉和60%的氯組成.鈉和它同等重要的伴侶—氯,是使細胞外的水分與溶解物質保持平衡的主要調節者.鈉離子,氯離子與細胞內液中的鉀等,共同調整細胞與血液之間的容量,滲透壓和酸鹼平衡,維持細胞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體內缺鈉,會影響細胞對氨基酸和糖的吸收,減少胃液分泌,引起生理功能紊亂,出現肌肉酸痛,周身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和嘔吐腹瀉等症狀.這就說明,不吃鹽人體不能缺少食鹽。
物質是由酸性和鹼性分子構成的,人類也是這樣,但是,人體細胞構成復雜,需要酸、鹼的配合,鹽就起到了這個作用,它和某種物質配合可產生酸,也可能產生鹼,所以我們才吃鹽。如果長期不吃鹽身體會沒有力氣工作,嚴重時可產生浮腫,以至生命力衰竭而死亡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正常人體含鈉約100克,其中40%在骨骼中,50%在細胞外液,10%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就是鈉離子,它是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即水電解質、酸鹼平衡以及器官細胞功能和神經、肌肉興奮性的重要物質。不吃鹽,當人處於嚴重腹瀉、失血、大汗等情況,或在食物非常匮乏極度缺鹽時,人體會因缺鈉而發生明顯衰弱、乏力,甚至虛脫、休克而危及生命!
吃鹽——每個人每天攝入食鹽4~6克,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准。
而中國鹽業有關部門新近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去年我國人均攝鹽量仍然大大高出這個標准。全國吃鹽最多的是東北人,平均每人一天要吃18克鹽,攝鹽最低的是廣東人,吃鹽量為8克,也大大高出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准。
國民飲食太重口味,醫學專家普遍認為,攝鹽過量已經成為危害國民健康的重要危險因素!只顧飽口福,往往要付出相當大的健康代價。
吃鹽——口味重容易患病
近年來,不斷有專家大聲疾呼,減鹽、控鹽。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副教授曾良駒指出,正常人24小時的排鹽量為3~5克,在食物中每日只需補充4~6克鹽,就可以滿足人體正常需要。鹽攝入過多,反而會加重腎髒和心血管的負擔,引起腎病加重、高血壓、心髒病和中風。
世界衛生組織曾對美、日、馬紹爾群島等5個不同地區居民每日食鹽量與高血壓的關系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每日吃鹽低於4克,幾乎沒有高血壓患者;每日吃鹽7克,血壓超過標准者占6.9%;每日吃鹽10克,高血壓患病率8.6%;每日吃鹽14克,高血壓患病率21%。
在已知的高血壓人群中,血壓控制良好的不到10%。除了一部分人未認真服藥外,相當數量的人藥沒少吃,血壓就是降不下來,攝鹽過多是主要原因之一。
高鹽飲食,尤其與高熱能飲食一同食用時,胃黏膜便直接暴露在有害物質刺激下,吃鹽多,還會引起胃炎、胃潰瘍。有調查顯示,與日常飲食較為清淡的人相比,吃鹽多的人患胃病的幾率要高70%以上;每月吃鹹魚或鹹肉類食品兩次以上的人,與不吃的人相比,患胃病的幾率要高出一倍。而胃癌更是在鹽消耗量高的地區高發。
鹽攝入量越多,尿中排出鈣的量越多,鈣的吸收也越差。吃鹽,吃得清淡點,在一定程度上相當於補鈣。曾良駒指出,鹽還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鹽吃得越多,體內潴留的水分就越多,不僅引起水腫,而且導致身體的毒素無法排出。對於腎髒、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和高血壓等病人來說,高鹽無異於“火上澆油”。
總之,吃鹽過多對健康不利。日本人原來攝鹽量也很高,在普及健康觀念和知識的過程中,平均攝鹽量由每人每天29克下降到10克以下。飲食習慣的改變帶來了日本人健康水平的提高,其高血壓發病率逐年明顯下降。
世界衛生組織在推薦健康成年人每日吃鹽量不宜超過6克的同時,還建議:
——糖尿病非高血壓患者不超過5克;
——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
——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不超過2克。
不吃鹽——食物本身也含“鹽”
我們日常飲食習慣裡,即使做菜時少放鹽,也常常在不知不覺中攝鹽過量。這是因為我們買回來的食品,尤其是熟食和其他半成品食品本身就含鹽。一般帶包裝的食品上大部分都標明了鈉的含量,在計算鹽含量時,要把包裝上鈉的含量乘以2.5,這才是精確的含鹽量。
1克味精就含鹽0.5克,在我們平常吃的食物中,更是含有大量隱性的鹽。比如100克醬油相當於15克食鹽;100克搾菜相當於11克食鹽;100克香腸、火腿相當於4克食鹽。就連許多蔬菜,如空心菜、豆芽、蝦類、紫菜裡,也都含有一定鈉鹽。
由此可見,控鹽應全方位入手,單單減少做菜時食鹽的攝入是遠遠不夠的。要做到低鹽飲食,應少吃以下食品:火腿、香腸、牛肉干、鹹蛋、豆腐乳、豆豉、豆瓣醬、味精、雞精等。
不吃鹽——健康源自“淡生活”
傳統觀念認為,“淡而無味”。不吃鹽,吃得鹹和淡只是一個習慣問題。在所有菜系中,粵菜最為清淡,如今與川菜、湘菜一樣風行全國。足見淡未必就“無味”,只要在烹調上下點工夫,美味和健康完全可以兼得。姚平建議用“餐時加鹽”的方法控制食鹽量。“餐時加鹽”就是在烹調時或起鍋時少量加鹽或不加鹽,吃前再撒上鹽末,吃起來鹹味足夠。這種方式在歐美國家十分流行。這樣既控制了鹽量,又可避免高溫烹調時碘的損失。
多做些酸、苦、甜、辣等口味的菜肴。利用蔬菜本身的風味來調味,將青椒、番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像番茄炒蛋等。烹調時,用糖醋、白醋、檸檬、蘋果、菠蘿、柳丁汁等糖酸味調汁,也能相對減少對鹹味的需求。另外,以醋代鹽,吃水餃時,只放醋,同樣味美。
吃鹽,目前市面上出現了一種“高鉀低鈉鹽”,它的主要成分是鉀離子而非鈉離子,國民不妨將升高血壓的“鈉鹽”變為平穩血壓的“鉀鹽”。
除此以外,還應該盡量少吃腌制食物,譬如用新鮮竹筍代替筍干,用新鮮肉換下香腸、臘肉,多炖煮,少油炸和紅燒。
相關閱讀: 幾種忌多吃鹽的人 BB多吃鹽會對發育有何影響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