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是微量元素的特性。微量元素的“可貴”、“可愛”在於微量。微則功效大顯,多則損害不淺。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增強,不少食品、保健品乃至藥品中均加入了“微量元素”,甚至成為時尚。什麼是微量元素呢?
它是指每個人每日需要量在100毫克以下或體內含量甚微的一組元素,功能巨大,且不能被其他物質替代。目前這個家族的成員有:碘、鐵、銅、鋅、錫、氟、钴、鉻、錳、钼、錫、硅、鎳等。
就其“出身”來說,有金屬,也有非金屬。
誤區一:微量元素不重要
而事實是什麼呢?
人類正在努力尋找延年益壽的方法,研究衰老機理,以達到延緩衰老,對抗衰老的目的。機體細胞的活力與良好的新陳代謝,依賴於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而微量元素的攝取對機體內環境及其生理平衡起重要作用。
原來不少微量元素是體內催化劑——酶的激動劑。體內的各種生理發生變化,從肌肉收縮、神經傳導到激素的生成、能量的產生……無不受酶的催化,可以說“無酶便無生命”,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許多酶要活動起來發揮作用,就要靠某些微量元素去“刺激”,如生成尿素(蛋白質在體內的最終廢物)的尿素酶需要錳離子去激活,體內產生能量的三羧酸循環離不開鎂離子等。因此,微量元素可以說是超級催化劑。另一種情況是,微量元素成了酶的一種構成成分,和酶成為“一家人”了。所以有人說,微量元素的重要性起碼與維生素、激素“平起平坐”。甚至更勝一籌是有道理的。
盡管這些微量元素大約只占人體重量的萬分之一,但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如果缺乏微量元素就會罹患多種疾病,而對症食用含有微量元素的食物,則有利健康。
法國醫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員,吸煙、喝酒的人,精神緊張工作勞累的人,以及環境污染嚴重地區的居民,對微量元素的需要量相對增加,兒童、孕婦和老年人更需要有足夠的微量元素。
誤區二:人人都需要補充微量元素
那麼誰更需要補充微量元素呢?
第一類人群是少年兒童。
因快速生長發育,消耗較大,補充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厭食、偏食、易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碘、鈣、鐵等。
第二類人群是孕婦及哺乳期婦女。
因胎兒快速生長發育,消耗量較大,孕婦由於妊娠反應也往往會導致攝入不足,飲食結構不合理,偏食、挑食、生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鈣、碘、鐵、钼、錳等。
第三類人群是免疫力低下者及中老年人。
缺乏微量元素鋅、硒等可導致免疫力低下,所以免疫力低下常由於微量元素缺乏所導致;老年人因胃腸吸收功能下降,且易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易缺乏鋅、硒、鉻等。
誤區三:微量元素越多越好
其實微量元素不可濫補。
如今,為保證攝取足夠微量元素的營養療法,在西方發達國家十分盛行。然而,微量元素的“可貴”、“可愛”在於微量,微則功效大顯,多則損害不淺。人們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每個人不同的臨床表現,及時補充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利防病保健。
碘:是制造甲狀腺激素必需的原材料料。缺碘可引起甲狀腺腫大,甲狀腺激素不足,不但影響體格而且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與功能;但若攝入過量的碘就可能引起免疫性甲狀腺病,甚至甲狀腺腫瘤,近來備受國內專家注意。
銅:參與血紅蛋白的合成,維持心血管系統的完整性;但若攝入過量的銅,就可能引起肺癌。
硒:具雙重性,主要是抑癌劑,但有時也成致癌源。硒為維持心肌功能的要素,克山病就與缺硒有關。
氟:加入牙膏可預防齲齒,預防骨質疏松;但攝入氟過多則為氟骨癌,不但骨質變得疏松,牙齒釉質發生斑釉,牙質變脆,牙面有斑塊。
誤區四:補微量元素就是吃保健品
針對有些家長喜歡給孩子服用營養保健品,梁立陽說,盲目給寶寶服用補充微量元素的保健品,非但機體可能不吸收,還容易出現各種微量元素間的相互抵抗問題,如鈣和鋅會影響鐵的吸收率,鐵也會降低鋅的吸收率,而且微量元素補充過量還可能使人中毒。因此,當碰到孩子缺乏某種微量元素時,不要擅自給孩子吃藥,最好先進行食物補充,並定時和醫生聯系,由醫生決定孩子是否需要吃藥或保健食品。
其實食物補充就足夠。
人體所需要的各種元素都是從食物中得到補充。由於各種食物所含的元素種類和數量不完全相同,所以在平時的飲食中,要做到粗、細糧結合和葷素搭配,不偏食,不挑食,就能基本滿足人體對各種元素的需要。
缺鐵可多吃動物肝髒、血制品及肉類,並注意補充維生素C;缺鋅可多吃一些動物肝髒及貝類海產品;缺鈣可通過豆制品、奶制品和魚肉等食物補充。
硒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加速消除人體細胞中所含的雜質,並可延緩衰老,肉類、魚類、大蒜、洋蔥、蘑菇和多種干果都含有豐富的硒。
含銅、金、銀微量元素的食物有粗糧、豆類、干果及海產品、綠葉蔬菜。
含鈣和氟的食物,如乳類、魚類、豆類、花菜、荠菜和茶葉等,有助防止骨質疏松症。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