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春季是一個適合養生的季節,不過大家是否知道春季養生的重點是什麼嗎?春季養生應養肝,中醫認為,春季肝氣旺盛而升發,人的精神煥發,只有保持肝髒旺盛的生理機能,才能適應自然界生機勃發的變化。那麼春季養肝喝什麼湯好?喝湯的時候又需要注意什麼?下面一起來了解下!
春季養生重在養肝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天在五行中屬木,而人體的五髒之中肝也是屬木性,因而春氣通肝。在春天,肝氣旺盛而升發,中醫認為,春天是肝旺之時。春季養肝應該多喝點湯,注重精神調理,保持心胸開闊,情緒樂觀,以使肝氣順達。
春養肝喝三款湯
桑寄生首烏瘦肉湯
材料:桑寄生50克、首烏20克、紅棗5個、豬瘦肉400克、生姜4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淨。桑寄生、首烏稍浸泡。一起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8碗量),武火滾沸後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
功效:桑寄生為南方地道藥材,因而又名“廣寄生”。其性平味甘、苦,有養血滋肝腎、祛風濕健骨及安胎豐胸等功效。中醫謂“春養肝”,桑寄生配同是性味平和而補肝腎的首烏煲豬瘦肉,為春日時養肝護發的滋補湯飲。
天麻魚頭湯
材料:准備一些調料。雄魚頭一個、天麻50g、食鹽、蔥、姜、蒜、料酒少許。
做法:選擇一些魚頭,慢慢的小火煎熬。用清水洗淨魚頭,除去魚鰓內污物並切為兩邊,天麻洗淨切段用清水泡軟後瀝干水備用;燒紅鍋,加入油,爆香姜片,放少許料酒,倒入魚頭,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後取出待用。注清水於炖盅內,先放魚頭於盅底,之後放入天麻,使水沒過,隔水炖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炖1~2個小時,再放入適量食鹽便成。
功效:天麻能夠益氣養肝,具有滋養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中醫認為天麻性辛、溫,入肝經,食用後對人體健康能起補腦、平肝息風、祛風除濕的功效。天麻魚頭湯,益氣養肝,治眩暈頭痛。
鲫魚赤小豆湯
材料:准備材料。花生米200克,赤小豆120克,鲫魚1條。
做法:用小火炖,是較為健康的。將花生米、赤小豆分別洗淨,瀝去水分;鲫魚剖腹去鱗及肚腸;一起放入大碗中,加料酒、精鹽少許,用大火隔水蒸炖,待沸後,改用小火炖至花生爛熟即可。
功效:有著較好的保健功效的。有健脾、利水、消腫功效,多用於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保健。
春季喝湯注意事項
最後,小編想提醒大家在喝湯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以下4點:
1、喝湯吃“渣”
有人做過檢驗,用魚、雞、牛肉等不同含高蛋白質原料的食品煮6小時後,看上去湯已很濃,但蛋白質的溶出率只有6%~15%,還有85%以上的蛋白質仍留在“渣”中。
經過長時間燒煮的湯,其“渣”吃起來口感雖不是最好,但其中的肽類、氨基酸更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因此,除了吃流質的人以外,應提倡將湯與“渣”一起吃下去。
2、不喝滾燙的湯
喝滾燙的湯有百害而無一利,喝50℃以下的湯更適宜。有的人喜歡喝滾燙的湯,其實人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只能忍受60℃的溫度,超過此溫度則會造成黏膜燙傷。
雖然燙傷後人體有自行修復的功能,但反復損傷極易導致上消化道黏膜惡變。經過調查發現,喜喝燙食者食道癌高發。
3、不要用餐最後才喝湯
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是先用餐,後喝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而西方的出餐順序一般是先喝湯,再用餐,這才是健康的喝湯習慣。因為先用餐的話,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吃飽之後再喝湯,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而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先喝湯比最後喝湯,健康效果更佳,並且有助於減肥。
4、煲湯時間不要過長
專家提醒說,長時間加熱能破壞煲類菜肴中的維生素;加熱1~1。5小時,即可獲得比較理想的營養峰值,此時的能耗和營養價值比例較佳。如魚湯,魚肉較細嫩,只要湯煮到發白就可以了,再繼續炖不但營養會被破壞,魚肉也會變老變粗。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