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社交恐懼症是什麼 引起社交恐懼的原因有哪些

我們可能都有這樣的發現,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崗位上,都會遇到一種不愛說話,拼命減少自己存在感的人,通常這種人就是有一定的社交恐懼,那你知道引起社交恐懼的原因有哪些嗎?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恐懼症原稱恐怖性神經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復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回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常見的恐懼症亞型包括廣場恐懼、社交恐懼和特殊恐懼症三種。

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 又稱社交焦慮障礙(social anxiety disorder,SAD),多在17~30歲期間發病,男女發病率幾乎相同;常無明顯誘因突然起病,中心症狀圍繞著害怕在小團體中被人審視,一旦發現別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頭、不敢與人對視,甚至覺得無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場合演講,集會不敢坐在前面,故回避社交,在極端情形下可導致社會隔離。常見的恐懼對象是異性、嚴厲的上司和未婚夫(妻)的父母親等,或是熟人。可伴有自我評價低和害怕批評,可有臉紅、手抖、惡心或尿急等症狀,症狀可發展到驚恐發作的程度。臨床表現可孤立限於如公共場合進食、公開講話、或遇到異性,也可泛化到涉及家庭以外的幾乎所有情景。部分患者常可能伴有突出的廣場恐懼與抑郁障礙;一部分患者可能通過物質濫用來緩解焦慮而最終導致物質依賴,特別是酒依賴。

社交恐懼症的原因

遺傳因素

研究表明,社交恐懼症是很可能被遺傳的,而且遺傳的幾率還非常高。

心理因素

社交恐懼症的發展可能來自於個體在過去的社會事件尴尬或受侮辱的經歷,或者輕微的挫折和不滿等精神因素也可誘發該病的產生。

環境因素

社交恐懼症的人可能觀察別人的行為,他們恐懼看到某人所發生的事情作為自己的行為。此外,父母的過度保護也可影響其正常發展的良好社會技能。

性格特征

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對輕微挫折或身體不適容易緊張,焦慮或情緒波動。

生物因素

社交恐懼症可能還與5——羟色胺神經遞質的失衡有關。神經細胞在大腦中,神經遞質是特殊的化學信使,並幫助神經細胞移動信息。如果神經遞質失衡,信使無法通過正常的大腦。這可以改變大腦的方式作出反應,如緊張、害怕,從而導致焦慮。

社交恐懼症的分類

對視恐怖症

主要表現就是在與人交往中,尤其是一對一的交往中,不敢看對方的眼睛,害怕和對方的視線相遇,恐懼和對方對視,始終回避他人的目光。例如上課低著頭不敢看老師,怕和老師的目光碰上;出行時避開行人高峰時段,或走僻靜小道;走在路上不敢抬頭,害怕和行人的目光碰撞。一對一的交談時,躲避對方的目光。
多數當事人是害怕別人通過他的眼睛看出他的低級的、不懷好意的或不道德的心理活動,或是感到對方的目光很凶而恐懼。常見的對視恐怖的對象多是較優秀的異性或較嚴厲的上司。

紅臉恐怖症

遇到羞澀的、難為情的或不好意思的情景時,不少年輕人會臉紅或發生其他變化,這是很正常的。而紅臉恐怖症患者則不然,他們不曾遇到那些情景,卻非常擔心自己在公眾場合被人關注或談論,會不由自主地出現不自然的表情動作,弄得自己尴尬難堪,因而恐懼社交。

露丑恐怖症

害怕自己在他人面前做出一些幼稚的、可笑的、愚蠢的、滑稽的、不雅的舉動或事情,如講錯話,講話沒水平,動作舉止不自然,衣著打扮不整潔、不得體,從而影響自己的形象。這種人尤其害怕單獨出現在眾人面前被大家注視,若迫不得已上台演講或從大家面前走過,則會講話雜亂無章,走路同手同腳,腿發軟,甚至有一腳高一腳低等過度緊張的感覺。重症者往往會當眾暈倒。因此患者會極力避免出現在這種被他們認為可怕的場所中。例如遲到了,干脆就不進教室。

被洞悉恐怖症

擔心自己的想法或內心世界,尤其是“丑陋、骯髒”的一面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經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流露出來被他人了解,而使自己外在的、偽裝的良好名聲受到不應有的影響。

交往恐怖症

這是比較常見的也是較典型的、較嚴重的一種表現形式。這類人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常常產生強烈的恐懼、焦慮不安,心慌氣短,顫抖出汗,甚至頭暈、惡心、四肢發軟、暈厥。嚴重者拒絕與任何人(除親屬外)發生接觸,不參加任何社交活動,甚至無法上學和工作。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