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控制管理情緒能力的上上策,就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也就是修德、修心、修性。我們已經和大家談到了有文字記載以來人類如何控制情緒的歷程,引用了道家、儒家、佛家、醫學家、養生家等不同門派,但觀點相同的論述,那就是修心養性,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
我給大家一些具體如何做的建議:
一是多讀書,增智慧。知識無限,時光有限,多讀書,才能知道世界的廣闊,才能提高精神境界和思想覺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才能胸懷寬闊,才能“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才能放下許多不必要的糾結,才能使自己的意識情緒達到淡定、主動、寬容等較高能量級別,才能健康、成功和幸福。
二是多感恩,少怨恨。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老師的教誨,感恩國家的培養。有了感恩,心境就會平靜。有了感恩,學習工作就有了動力。少了怨恨,心情就會愉快。認知變,情緒跟著變;情緒變,精力體力和身心健康跟著變;健康變,運氣和人生跟著變。在順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舊心存喜樂。
三是多寬容,少計較。有人講了這樣一個故事,老張拿到了一萬元年終獎,偷偷一打聽,同事有的分兩千,有的分三千。老張心中一陣高興,給老婆打電話說,今晚不要做飯了,我發年終獎了,全家到那個向往已久的西餐店撮一頓。老張拿到了一萬元年終獎,偷偷一打聽,同事有的兩萬,有的三萬。老張氣不打一處來,怒火中燒,就要沖到總經理辦公室想理論理論。仔細一想,還是忍住了,因為來年還要在這個總經理手下工作,還是忍著點好。但心中憤怒和不快一直帶到了家裡。所以很多人的快樂,並不在於自己有多好,而在於計較比別人好多少。很多人的痛苦,並不在於自己有多不幸,而在計較比別人更加不幸。有沒有痛苦,源於你是不是計較。快不快樂,在於你能不能寬容。有多少計較,就有多少痛苦。有幾分寬容,就有幾分快樂。
四是從公理,少私欲。要學會換位思考,要有同理心、同情心,才能理解對方。遇事從公理思考和處理,少從私心私欲思考和處理,情緒就會穩定。
五是要淡泊,不貪心。對錢財名利可追求,不貪婪。該得,得的坦然;該捨,捨的心安。在歷史上很多名人留下了不少這方面的楹聯妙語,至今對我們仍有深刻的啟示。比如諸葛亮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清代文學家袁枚收入的一副書齋聯“無求便是安心法,不飽真為卻病方”,紀曉岚的先師陳伯崖有副名聯,“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無求品自高”等等,都發人深省。
六是時刻尋求四個快樂。就是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沒樂找樂。你能幫助他人,就說明在這個方面你比他人強。你能知足,就不會有過度貪婪的欲望,因為貪婪的欲望會消耗你的正能量。時刻尋找生活中、身邊的快樂,你就會獲得正能量。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新加坡,看到熱帶特有的植物——旅人蕉、椰子樹、芭蕉樹、槟榔樹,等等,我就覺得特別美,一看到它們就心花怒放,幾乎是見一棵用相機拍一棵。陪著我的當地老師說:"郝老師,這些熱帶植物有什麼好看,矯揉造作,你們北方的蒼松翠柏那才叫美,四季常青,凌冬不凋。"我聽了不禁一愣。是啊,我住的地方,房前屋後就有很多松樹和柏樹,每天司空見慣,為什麼就沒有一看到它們就會產生心花怒放的感覺呢?為什麼從來就沒有給它們拍過一張照片呢?回到北京,我帶著相機在房前屋後仔細觀察,真的發現,每棵松柏都有不同的美,看到他們的美,自己的心裡自然也就找到了快樂。所以美好的事物就在我們身邊,快樂就在我們身邊,就看我們是不是留意觀察和發現。這就叫自得其樂,沒樂找樂。
七是工作生活保持四種狀態。就是專注狀態、愉悅狀態、放松狀態、理智狀態。做有智慧的人,不做情緒化的人。只要有這四種狀態,即使你工作了一整天,依然會感到精力充沛,有使不完的勁。因為這種意識情緒狀態,是高能量級別的,這樣工作一天,就等於增加補充了人體的能量。
心理學家提倡的心現轉換法,也是管理情緒,走出心理困境的方法之一。
心理轉換法可以有轉移法和改變觀念法。轉移法,比如在某一方面遇到挫折,千萬不要把自己陷在這個坑裡爬不起來,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另一個方面。有的年輕人,在愛情上遇到挫折,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學習、事業上,最終在事業上做出了巨大的成績,於是也收獲了甜蜜的愛情。但也有的年輕人,愛情受到挫折以後一蹶不振,以至過了多半生,還是一事無成。
改變觀念法,就是換個角度看問題,也是心理轉換法的一種。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就會柳暗花明,峰回路轉。佛經故事中講一位老婆婆,大女兒是賣鞋的,小女兒是賣傘的,這位老婆婆每天總是哭,晴天擔憂小女兒的傘賣不出去,為小女兒哭。雨天擔憂大女兒的鞋賣不出去,為大女兒哭。晴天也哭,雨天也哭,許多慢性病纏身。有人告訴她:"婆婆,晴天的時候,你大女兒的鞋店生意興隆,你應當為她笑。雨天的時候,小女兒的傘店生意興隆,你應當為她笑。"這位婆婆一想: "對呀!" 從此每天都在笑,活得很開心,許多慢性病不久都好了。
心理學家進行的心理疏導法(心理咨詢法)也是很有效果的方法,遇到心理的困惑不能解脫,可以向心理師咨詢,也許通過心理師的解說引導和心理治療,使你豁然開朗,從而就走出了心理的困境和誤區。當然國際上的許多心理療法也是有效果的。
提高管理情緒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在很多和勵志相關的文藝作品中都可以受到啟發。
管理調控意識情緒,消除負向情緒,增加正向情緒,是一個人的修養和心靈美的體現,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和藝術,是一種文化和智慧,是情商高低的檢驗,是身心健康和好運氣的根源,也是一生能否幸福的關鍵。
作者介紹:
郝萬山
著名的中醫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當代中醫傷寒第一人,國家中醫經典著作全國示范教學《傷寒論》主講人。中醫講學足跡遍及亞歐美澳和港台在內的國內大多數省市。
權威的醫療專家:主任醫師,臨床診療經驗豐富,對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的難治病症,對精神躁狂抑郁症、焦慮症、恐懼症,對婦女月經病和圍絕經期前後諸症等的治療,尤有獨到經驗。著名經絡研究學者祝總骧稱贊他為當代中醫傷寒第一人,與以世家或祖傳秘方取勝的名醫相比,他始終堅持與時俱進,在半個世紀的學醫、行醫中建立起獨特的思想和理論體系。
本文摘自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的《郝萬山說健康2:不生氣就不生病》一書,作者郝萬山,本文授權39健康網特別刊發,第三方未經出版方同意請勿轉載。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