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年輕人,他們為了情感問題去做心理咨詢或上網求助。問題往往可以歸納為一句話:家長情感出了問題,我該怎麼辦?如今,這樣的咨詢呈上升趨勢,這些年輕人被稱為“惑二代”。他們為什麼敢於面向網絡求助?他們該怎樣解決所面臨的棘手問題?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女大學生為“不堪的家事”求助
秋季開學以來,駐濟某高校大三女生劉榆(化名)一直悶悶不樂。暑假期間,她發現了一個秘密,母親似乎有出軌行為。
9月17日,劉榆發來求助信件,標題是《不堪的家事》。她的父親經常出差,母親是普通工人。暑假期間,一個“叔叔”每到晚上就給母親打電話。她曾給母親說:“他怎麼總是打電話,真煩人!”母親附和著說“是啊”。可是,電話照舊在打。
不久,劉榆和那個男人的女兒交流,兩人說起了打電話的事。不約而同地做出了一個判斷:這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兩個人之間肯定有問題。
國慶長假將至,劉榆打算,假期裡的主要任務,是“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她希望得到一些建議。
情感危機增多造就“惑二代”
家長出現情感問題,子女想要插手解決。在一些心理咨詢機構,這樣的求助者越來越多。最近一周內,濟南市社會學學會心理研究室主任李玉接到兩名大學生的求助。其中一名女生所遇到的問題,與劉榆相似。另一人是男生,他遇到的問題更棘手一些。父親出軌,拒絕承認錯誤,他想幫助母親。
有的年輕女性還向社會知名人物求助。作家柯雲路在博客中說,他曾經連續接到兩名女孩的求助信,分別反映家長的出軌行為。
一些子女還敢於到網上求助。“老媽出軌了,女兒該怎麼辦?”7月26日,一位女網友寫道:“……母親趴在我身上痛哭,乞求我原諒她,那個男的是她朋友,我知道我應該原諒她,但是我覺得這對老爸不公平,心裡很矛盾。”
網友的答案形形色色。網友們有一個一致的觀點,情感危機增多,出軌行為屢見不鮮,沖擊著人們的道德觀念,更讓成長中的子女產生迷惑。“爸爸看不懂我們90後的非主流,我也看不懂他整日對我講道德和責任,背地裡卻背叛我媽媽。我想,他也沒能看透人生和情感吧?”網友“緣起”說。
面對這樣的求助者,柯雲路感慨:“婚外情不僅涉及成年的幾方,還同時涉及這些家庭中的孩子們。假若父母出軌已成事實,孩子們又該有怎樣正確的認知和應對呢?”
淡化了道德批判色彩
面對背叛,夫妻之間往往劍拔弩張,受害的一方甚至猛烈抨擊對方無德。“惑二代”冷靜許多。他們不去做過多的道德批判,重點思考如何保全家庭,妥善解決問題。
9月9日,網友“qwaiaiy”求助。因為工作的原因,他不和父母住在一起。“老爸今年50歲左右了,時常出軌,老媽拿他沒辦法,整天哭泣……我該怎樣勸老爸愛家一點。”
女網友“wqq0713”回答,她的准公公也是這樣,現在已經到了要求離婚的程度。她認為,夫妻在一起時間久了,新鮮度沒了,有些男人難免有出軌的心思。出現這種事情,並非僅僅是一個人的錯。如果想保全這個家,最好在尊重父親的前提下,好好溝通一下。
有的網友即便難以接受家長的出軌行為,也還是比較克制。一位網友在講述了母親的出軌行為後,表示仍然很愛母親,只恨社會環境不好,讓出軌變得如此輕松和常見。
李玉說,在面對面的心理咨詢中,“惑二代”大多數也是就事論事,不輕易去做道德批判。這顯示出他們對親情的重視和對人性的理解。
最關鍵的是不要讓自己受傷害
山東教育學院心理咨詢師蘇睿說,一個人的成熟,需要一個自我認同的過程。這個成長期,可能包括高中畢業一直到大學畢業後的兩三年內。大學生為父母的情感問題發愁,並作為一項任務去處理,是自我不認同的投射。他們想要通過對父母的“規范”,來規范自己的行為,確立行為標准。能把這些問題說出來,是一種進步。
在道德批判過於濃重的時代,沒有人願意把家長出軌的事情說出來,有人甚至會采取過激措施。
李玉說,“惑二代”的表現,反映了他們對家庭和諧的渴望。這種困惑,悶在心裡不見得是好事。積極而科學地處理,對家庭完整能起到一定的維護作用。
兩位心理專業人士一致認為,“惑二代”可以就相關問題與家長溝通,要談感受,而不做道德批判;要明白自己不能決定父母的感情,應該給他們自己選擇的權利和自由;不要因為相關問題而產生心理恐慌,影響個人對感情的認知。一定要明白,發生在家長身上的問題,將來不一定會出現在自己身上。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