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心理危機? 一般而言,危機( crisis)有兩個含義,一是指突發事件,出乎人們意料發生的,如地震、水災、空難、疾病爆發、恐怖襲擊、戰爭等;二是指人所處的緊急狀態。當個體遭遇重大問題或變化發生使個體感到難以解決、難以把握時,平衡就會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擾,內心的緊張不斷積蓄,繼而出現無所適從甚至思維和行為的紊亂,進入一種失衡狀態,這就是危機狀態。
危機意味著平衡穩定的破壞,引起混亂、不安。危機出現是因為個體意識到某一事件和情景超過了自己的應付能力,而不是個體經歷的事件本身。
心理危機有哪些反應? 當個體面對危機時會產生一系列身心反應,一般危機反應會維持 6—8周。危機反應主要表現在生理上、情緒上、認知上和行為上。生理方面:腸胃不適、腹瀉、食欲下降、頭痛、疲乏、失眠、做惡夢、容易驚嚇、感覺呼吸困難或窒息、哽塞感、肌肉緊張等。情緒方面:常出現害怕、焦慮、恐懼、懷疑、不信任、沮喪、憂郁、悲傷、易怒,絕望、無助、麻木、否認、孤獨、緊張、不安,憤怒、煩躁、自責、過分敏感或警覺、無法放松、持續擔憂、擔心家人健康,害怕染病,害怕死去等。認知方面: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無法做決定,健忘、效能降低、不能把思想從危機事件上轉移等。行為方面:呈現反復洗手、反復消毒、社交退縮、逃避與疏離,不敢出門、害怕見人、暴飲暴食、容易自責或怪罪他人、不易信任他人等。
心理危機經歷怎樣的發展過程?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對危機的心理反應通常經歷四個不同的階段。首先是沖擊期,發生在危機事件發生後不久或當時,感到震驚、恐慌、不知所措。如突然聽到北京爆發非典,親人得了 “非典”,醫護人員感染“非典”,非典患者驟增等消息後,大多數人會表現出恐懼和焦慮。其次是防御期,表現為想恢復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慮和情緒紊亂,恢復受到損害的認識功能。但不知如何做,會出現否認、合理化等。再次是解決期,積極采取各種方法接受現實,尋求各種資源努力設法解決問題。焦慮減輕,自信增加,社會功能恢復。最後是成長期,經歷了危機變得更成熟,獲得應對危機的技巧。但也有人消極應對而出現種種心理不健康的行為。
哪些因素影響個體對危機的心理反應? 個體危機反應的嚴重程度並不一定與事件的強度成正比,也就是說個體對危機的反應有很大差異,即相同的刺激引起的反應是不同的。比如對待 SARS,有的人平靜坦然,鎮定自若,善於應付;有的人無所適從,惶惶不可終日。危機反應程度到底受哪些因素影響呢?個體的個性特點、對事件的認知和解釋有關、社會支持狀況、以前的危機經歷、個人的健康狀況、干預危機的信息獲得渠道和可信程度、危機的可預期性和可控制性、個人適應能力、所處環境等都會影響危機反應。
心理危機將引發什麼後果? 心理危機是一種正常的生活經歷,並非疾病或病理過程。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經歷危機。由於處理危機的方法不同,後果也不同。一般有四種結局:第一種是順利度過危機,並學會了處理危機的方法策略,提高了心理健康水平;第二種是度過了危機但留下心理創傷,影響今後的社會適應;第三種是經不住強烈的刺激而自傷自毀;第四種是未能度過危機而出現嚴重心理障礙。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危機反應無論在程度上或者是時間方面,都不會帶來生活上永久或者是極端的影響。他們需要的只是有時間去恢復對現狀和生活的信心,加上親友間的體諒和支持,能逐步恢復。但是,如果心理危機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出現非常時期的非理性行為。對個人而言,輕則危害個人健康,增加患病的可能,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對社會而言,會引發更大范圍的社會秩序混亂,沖擊和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如聽信傳言,出現超市搶購,哄抬物價,犯罪增加等。其結果不僅增加了有效防御和控制災害的困難,還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和別人制造新的恐慌源。
什麼是危機心理干預? 心理學領域中,危機干預指對處在心理危機狀態下的個人采取明確有效措施,使之最終戰勝危機,重新適應生活。心理危機干預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避免自傷或傷及他人,二是恢復心理平衡與動力。 在 SARS流行期間,有效的危機干預就是幫助人們獲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緩解乃至穩定由危機引發的強烈的恐懼、震驚或悲傷的情緒,恢復心理的平衡狀態,對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調整,並學習到應對危機有效的策略與健康的行為,增進心理健康。為了進行有效的危機心理干預,必須了解人們在危機狀態下有哪些心理需要。在SARS流行時期,人們會更關心個人基本的生存問題,如環境是否安全、健康是否有保障等;會擔心自己及所關心的人(如父母、親戚、子女、朋友、老師)會感染SARS;會表現驚慌、無助、逃避、退化、恐懼等行為;想吐露自己對SARS突發事件的內心感受;渴望生活能夠盡快安定,恢復到正常狀態;希望得到他人情感的理解與支持等。這些心理需要為危機心理干預提供了依據。
怎樣進行心理危機心理干預? 危機干預的時間一般在危機發生後的數個小時、數天,或是數星期。危機干預工作者一般必須是經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學家、社會工作者、精神科醫生等。 SARS期間,需要心理干預的人群范圍很廣泛,既包括發病者、疑似者,也包括與患者有密切接觸者、家屬、被隔離者、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應急服務人員、志願人員,他們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另外,不願公開就醫的人和對“非典”有擔心恐懼的普通大眾也需要心理上的援助。危機干預的方法有多種形式。目前對於SARS疫情,心理專家能夠提供的心理干預方式包括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兩個方面。危機心理咨詢與傳統心理咨詢不同,危機心理發展有特殊的規律,需要使用立即性、靈活性、方便性、短期性的咨詢策略來協助人們適應與度過危機,盡快恢復正常功能。心理支持性團體在危機干預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於SARS流行期間為避免交叉感染,需要盡量減少人際互動,所以電話咨詢、媒體問答和網絡咨詢就顯示出明顯的優勢。不過,在SARS危機後期干預工作中仍然可以使用、也應該使用探討輔導策略,運用群體動力,協助人們正確總結和處理SARS危機留下的心理問題。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