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反應“好鹹”時,媽媽卻回答:“會嗎?”這讓她警覺到,媽媽的味覺是不是出了問題?
其實,如君的媽媽並不是身體出了什麼大問題,而是味覺退化了。人體感受味道,主要是靠舌頭上的味蕾和味覺神經的作用;老年人味蕾會變得比較小,甚至萎縮,再加上味覺神經退化,以致影響對味道的敏銳度。
雖然舌頭上滿是味蕾,但小小一片舌頭,對於味覺的感觸還是分區塊,各司其職。舌頭的表面主要感受“鹹”味、舌尖負責“甜”味、舌頭側邊主司“酸”,至於“苦”則在舌根的部分。大家只要仔細想一想,吃巧克力或是冰淇淋等甜食時,是不是用舌尖舔,味道就會特別美味。吃藥時,剛吃進去並不覺得苦;若卡在喉嚨,就會覺得很苦,這就是因為藥物剛好碰到對苦最敏感的舌根所致。
隨著年紀的增長,跟身體其他部位一樣,味覺也會逐步退化,但退化的速度會依味道的種類有所不同。曾有一篇登在著名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雜志》的研究發現,老年人對鹹味的感受退化得最厲害,阈質(超過—定限度才會感受到味道)的需求量是年輕人的11倍,簡言之,要讓老年人感受到鹹,程度是年輕人的11倍。至於對甜和苦的敏感度則降低七倍,酸的感受度影響最小,但也有四倍之多。另外,還有一項針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的研究則發現,銀發族味覺的退化程度達50%,也就是需要1.5倍的濃度,才能讓他們感受到正常的味道。
老人飲食特色、怕酸
雖然不同的研究,涉及方法與對象的取樣,讓數值出現差距,但味覺退化的速度不同,臨床上也有相同的發現。在病房的餐飲提供上,醫師們就發現,如果接受放療,照射到口腔表面,患者對鹹的感受度就會退化,老是嫌營養室的供餐沒有味道,而喜歡吃甜食。
老人飲食的特色,在於口味重、怕酸。因為對鹹味的感受度降低,口味會愈來愈重;但又因對酸的感受退化度相對低,也就是對酸的敏感度比其他口味強,所以相對會怕酸,喜吃甜食。像是吃水果就會捨棄酸的種類,偏好甜味的水果。
國外還有研究發現,老人對食物的鹹度和甜度的感受會退化,但對飲料的感受度卻差不多,這很可能是食物中其他食材的成分,掩蓋了鹹或甜的味道所致。
除了自然的退化外,一些慢性疾病也會影響味覺。例如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現神經退化、缺鐵性貧血因為缺乏鐵這個重要的神經傳導物質,也會影響味覺。
雖然退化會造成味覺不敏感,但當看到老人在飲食上有異常現象時,千萬不要把它簡化是味覺的自然退化所致,因為這些變化也有可能是身體其他疾病的警訊。糖尿病患者如果用藥過量,會造成血糖降低,變得喜歡吃甜食;高血壓患者用藥後,可能造成血壓下降,身體的自然反應就會尋找鹹的食物;喜歡吃酸的東西,則可能與貧血有關。
刺激性的飲食習慣也會影響味覺,像是長期喝咖啡或是抽煙,對味覺神經會造成傷害;若喜歡吃過鹹或是過辣等重口味的食物,長期下來也會對味覺造成傷害。
面對銀發族味覺退化的問題,首先要找出原因,看是疾病或是用藥所致,還是自然的退化,再加以處理。至於老年人可能因為味道不夠而缺乏食欲,則可利用一些烹調的技巧,讓食物看起來依舊美味可口,藉由視覺或嗅覺的享受,模糊老人對食物味道的依賴,讓年長者在口味不會太重的狀況下,一樣可以享受美食。
防退化、鐵
老人因為食欲不如年輕人,或是因為擔心膽固醇過高、血壓太高、痛風等,而對食物有很多禁忌,但過分禁忌,反而造成營養不均衡,甚至缺乏的現象。營養師強調,營養不均衡不但會影響身體狀況,連味覺都會受波及,不可不慎。
與味覺關系密切的營養素主要有鋅、鐵、維生素A和煙鹼酸四大類。鋅是食物跟味覺接受體之間的橋梁,如果攝取不足,會讓味覺的敏銳度受到影響。海鮮與肉類是鋅含量較高的種類,其中,以牡蛎含鋅量最高。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擔心海鮮的膽固醇含量太高,完全忌口;不過,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牡蛎、生蚝等海鮮的膽固醇含量並沒有想像中高,是很好的鋅來源。
至於肉類方面,含鋅量最多的是牛肉,其次是豬肉,雞肉的含鋅量最低。另外,堅果類不但含有鋅,還富含不飽和脂肪酸;但堅果類熱量太高,老人一天以吃一小匙或是一小把為宜,對鋅的補充及心血管健康的維護都很好。
全谷類也含有鋅,雖然含量並不是很高,但因富含纖維質,對老人而言,不失是一個可以兼顧纖維質和鋅攝取的食物來源。
鐵則是影響神經傳導的重要物質,如果是缺鐵性貧血患者,也會造成味覺退化,可見鐵的攝取也很重要。
除了鋅和鐵兩大營養素外,缺乏維生素A和煙鹼酸也會影。向味覺。維生素A多存在黃綠色蔬菜和蛋黃中,很多老人擔心蛋黃的膽固醇太高,長期以來只吃蛋白,其實也不必要。煙鹼酸蘊含在內髒或堅果中。上了年紀的人由於可能合並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內科疾病,在食物的選擇上要格外小心。除了考量營養素的攝取和其他慢性病之間的關聯外,也可采用補充劑添加營養素。建議年長者可以補充全效的綜合維生素,除了能補充與味覺有關的營養素外,也可兼顧其他身體所需的營養成分,是簡便的選擇。
防太鹹
由於老人對鹹的敏感度低,常會吃得太重鹹,尤其是高血壓患者,一旦吃進太多鹽,對病情會有不良的影響,所以老人的飲食宜采取低鹽烹調法。低鹽烹調法有幾種方式,只要運用一些調味品,即可用少鹽料理出好味道。
醋酸調味 老人對酸的敏感度退化較慢,一點點酸味即可讓老人吃出味道,建議可在烹調時加點檸檬汁、菠蘿或是西紅柿、醋、梅汁等,即是不錯的烹調方式。
高湯增味
一般的湯煮起來味道較淡,必須多加點調味品,但若加上排骨,成為高湯,即可增味,就可少用點鹽。日本人會用柴魚或是海帶強化湯頭,另外也可加點蛤蜊、海鮮類,或是加入1~2顆香菇丸,增加湯的味道。
青菜熬湯
使用青菜的特殊味道也可熬出好湯,像是花椰菜、茼蒿、西紅柿、菠菜、紅白蘿卜、苦瓜等,都是熬湯的好選擇。利用青菜熬湯不但湯頭好,且熱量低,菜也可以煮得很爛,適合咀嚼能力不佳的年長者。若還是覺得味道不夠,可以再加點雞精粉、調味粉或香菇精粉等鮮味料。
藥膳入菜
藥膳常用的甘草、枸杞、紅棗、人參等藥材入菜,也可增加味道通過這些味道,模糊掉對鹹味的依賴。
辛香食材
咖喱、烤雞、梅汁(肉片或雞肉)、蒜頭(蒜味雞)、洋蔥、椒鹽、八角、沙茶、味精或是芥末、焗類(海鮮)等食物都可增加味道。
醬油代鹽
鹽因含有鈉,老人對鹹味不敏感,最擔心的就是加了太多鹽,攝入過多的鈉,因此可以醬油代替鹽,增加鹹度。每次可以使用量匙限制用鹽量,如果味道不足,再放醬油調味。此外,食物蘸醬油可直接吃到醬油的味道,也是一種少量即可滿足味蕾需求的方式。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