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過後,終於迎來了涼爽的秋天。經歷了炎炎一夏的“煎熬”,這時人們也該“胃口大開”了,所以才有了“貼秋膘”一說。清代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體重減輕的即是“苦夏”。瘦了當然需要“補”,而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人家要吃炖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焖肉,以及肉餡餃子、炖雞、炖鴨、紅燒魚等。
原來很早以前,老百姓就已經認識到秋季進補的重要性了,只不過當時的人們只以胖瘦判定是否應進補,而進補的方法也不過是吃肉罷了。到底需不需要“貼秋膘”,一直是近幾年大家討論的話題。顯然,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人的營養也有些過剩,再貼膘,怕是要貼出問題來。但這不並是說我們就可以不去注意飲食調理。秋季氣候情況比較復雜,人體也有相應的變化,費點心思安排一下家中的餐桌也很有必要。
初秋時暑熱沒有完全消退,但早晚已有些許涼意,而後便是“一場秋雨一場涼”,慢慢地進入深秋。中醫認為,秋季的主氣是燥氣,人體與之相對應的髒腑為肺,所以秋季的進補原則以養肺為主,平補兼潤燥。
鑒於以上原則,在秋季我們可以適當多選擇一些下列食品。
百合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甘美爽口,是營養豐富的滋補上品。
銀耳潤肺化痰、養陰生津,做菜肴或炖煮食用,與百合做羹食用療效尤佳。
蓮子祛余暑,滋補強身。
大棗養胃和脾、益氣生津。
胡桃補腎固精、溫肺定喘、益氣養血、潤燥潤腸。
栗子健脾養胃、補腎強骨。
甜杏仁潤肺平喘。
甘蔗解熱生津、潤燥滋陰、助脾和中、消痰鎮咳、治噎止嘔,有“天生復脈湯”之美稱。
梨清熱解毒,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生食、搾汁、炖煮或熬膏,可用於肺熱咳嗽、麻疹及老年咳嗽、支氣管炎等症。
葡萄補肝腎、益氣血、生津液、利小便。
荸荠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解毒。
石榴生津液、止煩渴。
柿子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
菜花每百克含維生素C80毫克,是秋季佳蔬。
胡蘿卜補脾健胃。胡蘿卜以炖/炒為好。
藕生藕清熱生津止渴;熟藕健脾開胃益血。
蘿卜清熱化痰、生津止咳、益胃消食。
黃鳝入秋食鳝,補益力強,對血糖還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燒鳝段、清炖、炒鳝絲、黃鳝粥等均可。
此外,海蟄、荠菜、西蘭花、南瓜、平菇、海帶、番茄、兔肉、烏骨雞、芝麻、糯米、蜂蜜、乳品、豆漿等食物,都適合秋季食用。
秋季美食舉例
荸荠甘蔗汁豆漿500毫升,鮮荸荠150克,鮮甘蔗500克。將荸荠去皮、切碎、搾汁,與甘蔗汁、豆漿混勻,煮沸後冷卻,加少許蜂蜜,隨時飲用。
冰糖銀耳湯先將銀耳洗淨去雜質,加冷開水浸泡1小時。然後將已發好的銀耳放進炖盅內,加進適量冰糖和冷開水,隔水蒸2小時。滋陰潤肺、生津止咳。
南杏仁炖雪梨湯取南杏仁(甜杏仁)12克,雪梨一個,白砂糖30克。先將杏仁用水稍浸泡去皮,雪梨切成四塊。將杏仁、雪梨、白砂糖一齊放進炖盅內,加清水200毫升,放水炖1小時,飲湯食梨。本湯有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潤肺的作用。
蘭花燒雙菇西蘭花掰成小朵,白蘑菇、香菇切片,胡蘿卜切丁。鍋內放適量蚝油和雞湯,下入全部原料,小火煨5分鐘,用鹽、糖調味後,再用澱粉勾薄芡即成。
桂圓蓮子大棗粥桂圓、蓮子、大棗、粳米共煮成粥,加入適量冰糖即成。
番茄雞塊雞胸肉切塊,放鹽、五香粉、料酒腌制一會兒。土豆切小塊,柿子椒、辣椒切小菱形塊。雞塊下鍋炒至八成熟,土豆塊下油鍋煸至八成熟,到入少許水蓋上蓋焖至土豆變沙變軟,倒入番茄醬、柿子椒、辣椒塊翻炒片刻即可出鍋。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