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古代對食肉就頗有爭議,《呂氏春秋·重己》中指出,善於養生的人是“不味眾珍”的,因為“味眾珍由胃充,胃充則大悶,大悶則氣不達”。“眾珍”主要指游魚、飛鳥、走獸之類的動物食品,古人認為這類食品吃多了會使脾胃消化功能呆滯,還會影響氣血功能的暢達。現在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吃肉過多對人體非常有害:美國每年至少有100萬新增心髒病患者,近60萬人因此丟掉性命。但專家提醒,過量吃肉是不好,可是從營養學上來講,放棄肉食並非養生之道,膳食平衡才是我們提倡的。
吃肉須知“三不吃”原則
1、淋巴不吃。淋巴系統其實是生物體內的免疫系統,所以比較容易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質的殘留,因此一般都不建議人們去試用淋巴組織。
2、腺體不吃。腺體包括甲狀腺、腎上腺這樣和內分泌相關腺體,也包括淋巴腺這類免疫系統相關組織。前者攝入後確實可能對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帶來不利影響,而後者參照前一條淋巴不吃的原則,當然也不建議試用。人們還應該盡量少吃雞屁股、鴨屁股,因為這些對少數人來說充滿“異香”的部位,其實腺體也很多,因此不建議食用。
3、皮則盡量不吃。我們一般所謂的“皮”其實包括很多部分,有真皮組織,還有脂肪組織,甚至有的還包括了淋巴組織。這其中,真皮組織還可以吃吃,因為其中富含膠原蛋白,至於脂肪組織和淋巴組織,當然就不推薦食用了。
每天吃多少肉最佳?
當然,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每日吃的還是那些“普通”的雞鴨魚肉。所以更值得注意的,其實是我們每日吃肉的量。或許你也聽營養專家提醒過多次,現代人肉吃得太多,長此以往危害健康;甚至你也可能想稍微少吃兩口,可面對膳食指南、營養推薦上的那些“每日××克”的數字,實在雲裡霧裡,不知道該如何控制。
對此,專家建議,其實你只要伸出雙手,保證每天吃進去的肉,其總量在“兩個掌心”左右,那就基本OK。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絕大多數人每日推薦不論食用雞、鴨、魚、蝦,還是牛、羊、豬等,總之這些‘肉’的總量在100-150克之間就足夠了。可以說,這個標准適用於絕大多數的健康人群。我們可以把這分配在三餐中,也就是說,每餐一兩肉其實就差不多了。一兩肉,如果是一塊精瘦肉,大概就是三指來寬的樣子;如果是魚蝦,一個掌心就在75克左右。如果你一頓吃了這麼多,一天2-3頓,你的食肉量就基本達標。當然,現在更多的人對比一下這個標准,食肉量其實是遠遠超標的。
當然,具體到每一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年齡、身形、身體狀況和每日的運動情況來做一些微調。比如一個人高馬大的男性,每日食肉量在3兩(150克)甚至再多點也都可以;如果是個每日保持高強度運動的運動員或體力工作者,就算放到半斤(250克)也不過分。但如果你已經是胖身材,甚至有了代謝疾病,那麼100克每天就差不多了,切莫貪食。
除此以外,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吃肉量可以比這個標准多些,但也別超過太誇張;如果是大病初愈的人,只要病情允許,也應該適當增加蛋白質攝入量,這會有助於他的身體康復。
不同的人群適合食用的肉類也不同
體力勞動者適合吃紅肉,腦力勞動者則多吃些白肉;男性對紅肉需求大,女性對紅肉需求小,可多吃些白肉;老人身體機能退化,多吃紅肉易導致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癡呆,還是吃白肉的好;小孩子為了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兩種肉都要吃。專家提醒,如果患有肥胖、心髒病、高血壓等慢性病,最好少吃肉,多吃豆類食品,比如豆漿、豆腐等,若特別想吃一定要只吃瘦肉,以保證營養供給,還不會加重慢性病。肉類的烹調方法,應該統一遵循“低脂”的原則,涮肉、蒸肉、烤肉(溫度不過高)三種吃法,不會增加額外的脂肪,還能去除部分肉類中本身含有的脂肪,最為健康。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