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肉食控進補 少纖維更易便秘

  進補完全陷入“肉食控”的人,無肉不歡,愛嗑姜母鴨、麻油雞,蔬菜類明顯攝取不足,不能補充膳食纖維,於是容易出現痔瘡、便秘等現象。此外,若腸胃較敏感的人,因為吃到內含酒、辣椒與油膩等刺激物,而引發胃食道逆流症狀。攝取大量油脂量高的食物,一不小心也會誘發膽囊炎。

  肉類搭藥材炖煮 有助萃取出藥材中脂溶性營養成分

  為什麼傳統進補時,一定要吃肉?中醫師羅珮琳表示,其實加入肉類炖煮的目的,除了可增加湯頭口感,也有助於萃取藥材中的脂溶性成分,比單純藥補效果來得佳。因為中藥材中的營養,有一些適合溶於水,有一些則必需靠油脂溶出,例如常使用於藥膳進補的食材如當歸、黃耆,即是能藉由與肉類一起炖煮的過程中,將其中部份營養素溶出,有利人體攝取。

  補品的肉類有很多種,常見包括雞、鴨、羊、豬為主,但是各種肉類的效果大不同,所以必需先了解到底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必需依照體質進補,才不會愈補愈大洞。

  ★雞肉溫中益氣

  雞肉含有蛋白質、脂肪、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C、鈣、磷、鐵等多種營養成份。雞肉有溫中益氣、補虛填精、健脾胃、活血脈、強筋骨的效果。雞肉對營養不良、畏寒怕冷、疲勞、月經不調、貧血、虛弱等症狀的人,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常見料理方式包括:人參雞、麻油雞、燒酒雞、芥菜雞、山藥雞等。

  吃雞肉禁忌:

  雞肉性溫,多食容易生熱動風,因此不宜過度攝取,包括感冒發燒、熱毒未清或內熱亢盛的人;還有黃疽、痢疾的患者;或肝火旺盛或肝陽上亢所致的頭痛、頭暈、便祕的人,也應避免攝取。

  ★羊肉補虛勞

  羊肉含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磷、鐵、鈣、維生素B1、B2等成分。羊肉「味滋補、性甘溫」,能補虛勞、祛寒冷、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的人,均有補益效果。羊肉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所以被稱為冬令補品。

  吃羊肉禁忌:

  炎熱夏天或發燒的人要慎食,還有水腫、感冒、牙痛、口舌生瘡、咳吐黃痰等上火症狀者不宜食用;此外,有肝病、高血壓、急性腸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發燒期間也不宜食用。

  ★鴨肉養胃補腎

  鴨肉營養成份與雞肉類似,包括含有蛋白質、脂肪、泛酸、膽固醇、維生素A、硫胺素、核黃素、維生素E 、鈣、磷、?鉀、鐵等。鴨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補腎、除痨熱、消水腫、止咳化痰等作用。凡是體內有熱的人適宜吃鴨肉,體質虛弱、食欲不振、發熱燒,大便干燥和水腫的人吃鴨肉,也有益處。

  吃鴨肉禁忌:

  鴨肉性涼,脾胃陰虛、經常腹瀉者忌用。鴨肉不能與龜肉、鱉肉同食。此外,也有一說鴨肉微毒,所謂微毒,應該是指鴨肉性冷,多吃會有下痢腹瀉的情況,可多配合辛溫的食材如干姜、麻油等來矯正性味,便無大礙。

  吃肉油滋滋少纖維 易導致便祕嚴重造成痔瘡

  許多人進補“無肉不歡”,肉類食品不易消化吸收,若攝取過多,餐餐油膩,加上平時飲食已經缺乏高纖維蔬果的情況下,這些食物代謝後會産生酸性有毒物質,如果久坐不喜歡運動,加上生活緊張壓力大,導致排便無規律,甚至容易引起便祕,嚴重便祕還會導致痔瘡。

  中醫師小叮咛:

  為了避免進補肉類攝取過量、纖維不足導致便祕、痔瘡等情況,中醫師羅珮琳建議,不妨可以加入一些菇類例如杏鮑菇,或是山藥,以及青木瓜等,都屬於纖維高的蔬菜,有助擺脫便祕,甚至有“痔”難伸的窘境。

  此外,進補也需要注意勿攝取過多含有酒精的麻油雞,或含有高油膩或辛辣物的麻辣鍋,一旦吃太飽,胃食道逆流就容易來報到,甚至因為誤攝取到大量油脂、高熱量的食物,膽囊就會收縮釋出膽汁幫助消化脂肪,很可能致使膽囊急遽收縮,此時結石會跟著活動,若卡在膽管或膽囊出口,引起膽囊炎或膽管炎。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