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的來歷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2、冬至的傳說故事
過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說法。相傳漢朝時,北方匈奴經常騷擾邊疆,百姓不得安寧。當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凶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馄饨。
3、冬至吃狗肉的習俗
冬至吃狗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習俗。現在的人們紛紛在冬至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1、冬至吃餃子養生
冬至吃餃子幾乎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冬至餃子是漢族風俗,流行於全國大部地區,指冬至節吃水餃或馄饨的習俗。
2、冬至吃湯圓養生
北方冬至吃餃子,南方冬至吃湯圓。冬至吃湯圓除有團圓、圓滿之意,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之意。因為自古民間即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之後陽氣開始日漸回升,故言“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於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此外,大團圓、凡事圓滿乃民間普遍的期望,吃湯圓祈求圓滿更是人們共同的心願。
3、冬至吃狗肉養生
狗肉能夠起到補氣和溫腎助陽的作用,是冬季進補的最佳選擇之一。
4、冬至吃八寶粥養生
熱騰騰的八寶粥很適合冬天飲食溫熱軟的要求,中醫認為食粥可健脾溫胃,且有一定的滋陰作用,正好對抗冬季干燥的特性。
5、冬至吃堅果養生
中醫認為堅果多性味偏溫熱,其他季節吃得多容易上火,而寒冷的冬季則是“雪中送炭”了。此外,堅果多數能補腎,與冬季的對應髒器“腎”正好呼應。適量食用堅果,稱得上是冬至養生的竅門。
1、冬至忌無病進補
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傷害身體,如服用魚肝油過量可引起中毒,長期服用葡萄糖會引起發胖。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2、冬至進補忌盲目食狗肉
一些體質虛弱和患有關節炎等病的人,嚴冬多吃狗肉有好處。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切忌吃狗肉後喝茶。
3、冬至忌慕名進補
雞湯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雞湯(包括炖雞湯和下藥材熬的雞湯)營養豐富,但膽道疾病患者、膽囊炎和膽結石症常發作者、腎功能不全者都不宜喝雞湯。飲食常識4、冬至進補忌虛實不分
中醫原則是“虛者補之”。虛則補,不虛則正常飲食就可,同時應分清補品的性能和適用范圍,是否適合自己。專家認為,進補主要是“補虛益損”,而虛又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四種,各有各的補法。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