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治療

流行漫畫的心理治療意義

  近年來,台灣漫畫家在大陸掀起了一陣陣的漫畫熱。蔡志忠、朱德庸和幾米的漫畫作品在內地的銷售量引人注目,出現了“朱德庸現象”、“幾米現象”。不僅如此,漫畫還帶動了相關的影視文化。如朱德庸的作品《澀女郎》被改編成為電視連續劇,導演杜琪峰也准備把幾米的代表作《向左走向右走》制作成電影。同時,《向左走,向右走》還被emi百代唱片公司制作成了音樂專輯,種種跡象表明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漫畫流行的時代,漫畫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深入人心。“吃蔡”、“嘗朱”、“品幾”不僅成為都市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時流行漫畫也引領著時尚文化潮流。我們這一代人,幾乎在同一時間裡都喜歡上了漫畫。

  漫畫受到廣泛的熱愛,這種現象並不是偶然的。無論是朱德庸的漫畫還是幾米的作品,它們與以往的漫畫或那些沒有流行起來的漫畫不同的是,它們不僅時尚,而且關注的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內在的人性。幾米受到廣泛崇拜的事實本身就說明幾米的漫畫觸動了一代人最深層的心理層面。那些我們熟悉的而又被忽視的感受在幾米的漫畫裡得到了充分的關注和慰籍。而朱德庸是個特別喜愛觀察人的漫畫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現代社會男男女女的世俗心理,並且以獨特的幽默方式去理解七情六欲中滲透的人性,去化解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矛盾。這些流行漫畫,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我們的生活方式,看到了積極面和消極面,看到了我們的人性。它是我們現實生活的投射,也是我們心理的投射。它自然而然地促使我們進行思考。從這個角度來看,流行漫畫,與其說是一種文化,不如說是一種理解;與其說是一種理解,不如說是一種治療。它體現了一種深層的心理治療意義。

  一、作為流行文化的心理影響作用

  (一)文化與人性的相互關系

  僅僅是作為一種文化,大眾喜愛的漫畫就必然與所處人群的人性有著密切的關系。上個世紀關注文化的心理學就已經在文化與人格之間的相互關系上提出了不同的見解。起初,弗洛伊德注意到了文化對於人格的影響。他在1913年出版的《圖騰與禁忌》一書中從圖騰的普遍性斷定俄狄浦斯情結的普遍性,而一切文化都是被壓抑的本能欲望的升華。自20年代中葉始,波亞士及其兩位著名的女弟子本尼迪克特和瑪格麗特-米德等人通過大量的現場研究,所得出的最終結論是,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人格,文化對人格形成起決定作用。由此看來,社會中的基本人性是文化的產物。

  但文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就如同我們這裡探討的流行文化,它是一種文化變遷的潮流。對於文化變遷與人格之間的相互作用,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代表之一阿布拉姆-卡丁納的觀點頗具有代表性。他認為一個文化結構可以分為初級制度和次級制度。初級制度決定一個社會的基本人格,同時基本人格結構又通過投射系統塑造次級制度或適應性文化。所謂投射作用就是主體潛意識地將自己的過失或不能滿足的欲望歸咎於客體,以便減輕內心焦慮的過程,即投射是由挫折引起的,人格是對挫折的反應,次級制度或適應性文化是挫折經驗的潛意識的派生物,是人的主觀願望的曲折體現。

  卡丁納的觀點得到了普遍的肯定,文化的變遷來源於人格發展的需要,一種文化傾向的產生包含著心理需要的投射,同時,一種文化的發展方向也反映著一個社會的基本人格發展方向。所以當我們社會的基本人格在某個時代表現出某個明顯的消極面,文化所起的治療意義是必然的,也是深遠的。人本主義心理學曾就現代人所面臨科學技術與人類生存的二律背反問題上,強調社會文化應促進人的潛能的發揮和普遍的自我實現以解決現代人的困境。

1 2 3 4 5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