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是把“雙刃劍”
數字時代,電腦游戲成了很多人的休閒伙伴。玩游戲好不好?心理學家爭論不休。2010年3月,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殺殺”等暴力情節的游戲會讓人滋生暴力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項研究發現,玩PSP游戲機的孩子,學習成績普遍下降。但是,還有科學家發現,打游戲,尤其是動作類游戲可以讓人反應更靈活,是很好的反應能力和准確性訓練方法;《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還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戲會讓人心腸好、更熱心。
看來,電腦游戲還真是把“雙刃劍”啊!偶爾消遣並無大礙,但切記不可玩物喪志。
花錢過程添開心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對於這句“至理名言”,心理學家們也力求證實金錢和快樂之間到底有
著什麼樣的關聯。經過多年研究,如今終於看到一絲曙光。
2010年7月,美國蓋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這項涉及132個國家13.6萬人的研究發現,金錢能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滿意度,但對日常情緒的影響極小,這種聯系與性別、年齡和社會階層等因素無關。隨後,英國沃裡克大學和卡迪夫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幸福感並不在於金錢的絕對值,而是與身邊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們掙得要多。此外,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心理學家崔維斯·卡特和湯姆·基洛維奇發現,與花錢買到的東西相比,花錢的經歷其實更讓人開心。而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則發現,花錢買禮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僅能讓人更快樂,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原來,金錢與快樂還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們難免沾點“銅臭味”了。努力賺錢改善生活質量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以道”,鑽到錢眼裡,就得不償失了!
唱首歌恢復記憶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明明演講稿已經背得滾瓜爛熟,上了台卻卡住了。越到關鍵時刻,越容易出“狀況”,真的是太緊張了嗎?2010年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西漢·貝洛克在《窒息》一書中指出,大腦“卡殼”的秘密在於“內存”不夠!緊張、焦慮等情緒會存在“工作記憶”這個“內存”裡,太緊張了,不良情緒把“內存”裝滿,原本儲存在大腦裡的其它資源,自然沒有空間提取出來了。 因此,重要時刻來臨前,最好深呼吸,哼哼小調、唱個歌,把大腦內存清空一下。
“貼標簽”影響判斷
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2010年11月,美國裡海大學心理學副教授阿曼達·布蘭登和密歇根大學心
理學博士蘇珊·吉爾曼發表在《認知科學》上的一項研究發現,人的大腦也有這個毛病。一旦我們把一個事物歸到某一類,即使沒有親眼見到,也會把這一類物品的特點強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烏鴉一般黑”、“獨生子女問題多”、“有錢人不靠譜”。研究者稱之為“刻板印象”,這說明我們的大腦也會“偷懶”,想找捷徑去認識世界,而“分類”是最便捷的判斷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見和歧視正是由於輕易“貼標簽”造成的。
知道了這點,以後聽到這種“貼標簽”的話時,恐怕應該冷靜判斷,不要以偏概全。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