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自覺暗示,凡事要往好處想

    編者按: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受著心理暗示的影響,心理專家們認為,要學會利用好的暗示,排除不好的暗示,從而活得更健康、更積極。台灣的幾位心理專家還為本報讀者提供了幾個典型的生活問題及解決的竅門。

    生活中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情況:到超市買東西,回到家一清點,發現有一些是可有可無的,連自己都不知道為何會買這些小東西;我們本來對某個人沒有什麼印象,等過了一段時間後卻覺得他面目可憎;早晨到了辦公室,本來精力充沛,心情愉快,過了一會兒卻變得煩得要命。

    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我們經常會對這種狀況感到莫名其妙,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點也不奇怪。因為你受到了周圍環境的暗示,不知不覺就產生了與之相應的行為與心情。心理學界對心理暗示研究最多的專業是神經語言程式學(NLP),它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改變人的情緒,對心理形成暗示,達到改造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效果。它的前身,則是略帶神秘色彩的“催眠術”。它們的心理內核則都是“心理暗示”。


    記者日前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的催眠治療課上,就有關問題采訪了該校的客座教授、來自台灣的幾位知名心理學家。

    黃啟勤:美國催眠師協會台灣分會會長。

    黃大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博士。

    張芝華:著名兒童教育心理學家、美國紐約大學藝術學碩士。

    王郁方:台北醫學大學講師。


    人都會受到暗示

    黃大一博士說,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無意識的自我保護能力,當人處於陌生、危險的境地時,人會根據以往形成的經驗,捕捉環境中的蛛絲馬跡,來迅速做出判斷。這種捕捉的過程,也是受暗示的過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壞來判斷,它是人的一種本能。

    人們為了追求成功和逃避痛苦,會不自覺地使用各種暗示的方法,比如困難臨頭時,人們會相互安慰:“快過去了,快過去了。”從而減少忍耐的痛苦。人們在追求成功時,會設想目標實現時非常美好、激動人心的情景。這個美景就對人構成一種暗示,它為人們提供動力,提高挫折耐受能力,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

    黃啟勤醫師說,催眠是心理暗示的一種方法或技術。宗教中的冥想、瑜伽、氣功、打坐,都是心理暗示技術。對此,要有科學的態度,正確解釋人的受暗示性。

    人是如何受到暗示的

    我們在生活中無時不在接受著外界的暗示,比如,電視廣告對購物心理的暗示作用。廣告的影像、聲音都具有強烈的暗示性。人們看電視時,都是東看看西看看,是一種無意的行為。在無意中,人們缺乏警覺性,這些廣告信息會悄悄地進入人們的潛意識。這些信息反復重播,在人的潛意識中積累下來。當人們購物時,人的意識就受到潛意識中這些廣告信息的影響,左右你的購買傾向。比如,當你對兩個品牌的東西拿不定主意時,多半會選擇那已經進入潛意識中的品牌,所以當我們回到家,再注意到當初的選擇時,感到莫名其妙。這就是我們經常會亂買東西的一個原因。

    利用人們這種普遍的受暗示的心理特性,許多廣告商都會提前為即將上市的商品做廣告,因為他們知道,即使目前人們不會馬上用到他的商品,但有一天用到的時候,這種暗示就會影響人的購買傾向。

    積極利用心理暗示解決生活難題

    王郁方講師說,在生活與工作中,懂得使用積極的暗示,可以讓事情更美好。而習慣使用消極的暗示,往往把事情弄糟。比如,有的女孩兒老是覺得“人家不喜歡我”,到頭來發現,大家果然不再喜歡她了。因為她老是這樣暗示自己,大腦的意識就停留在她那些不好的方面,她的行為就難以逃出這些不好的方面。

    還有的人老是覺得自己的工作做不好,能力差,到頭來,他真的差了,因為這樣的暗示令他減少了努力嘗試的機會。“一個老暗示自己失敗的人,就會失敗。”王教授說,“在管理工作中,有的領導善於使用積極的暗示,他通過鼓勵和贊美下屬做得好的部分,暗示下屬把其余部分也做得像好的部分一樣,既表達了對下屬的肯定,又提出了工作要求,比批評、懲罰、威脅等消極暗示的管理效果強許多。”

    張芝華教授說,心理暗示方法在台灣正被越來越廣泛地用於解決兒童心理障礙和行為問題。“3—12歲的孩子最適合用心理暗示技術來治療心理問題。因為兒童天生好奇,想像力豐富,有能力接受多元價值觀念,改變固有觀念,不像成人那麼有偏見。”張教授說。“用心理暗示技術可以很好地治療孩子的學習障礙、自卑問題。另外,對治療像吸手指、咬指甲、尿床、做噩夢、口吃等問題,以及牙痛、手術前的焦慮、肥胖、焦慮、慢性病、皮膚病、癌症等問題都有顯著療效。”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