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父母忙於工作,小娴(假名,16歲)一直都寄住在親戚家。她上學後,搬到與姑姑一家和祖母同住。一家9口人,感情還算融洽,只是姑姑的脾氣較燥,情緒失控時會向孩子們發脾氣。每當姑姑遷怒於她時,心疼孫女的祖母就會袒護,常常因此而同姑姑爭吵。這時小娴總是悄悄地躲進自己的房間,尋求片刻的安靜。
雖然不吭聲也不抗議,但這樣的成長環境已經對她幼小的心靈造成了傷害。她總是認為,家裡的不安寧是由她而起,因此常自責內疚,自卑、悲觀的性格漸漸形成。
雖然如此,生活一切還算如常。她的學業成績不錯,和同學的交流不錯,跟家人的互動也尚好。
但半年前,她開始封閉自己,一回家就躲進房裡,也不到廳裡看電視。朋友相約,她也興致索然。這是一個警訊,小娴的抑郁症惡化了,她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
她告訴記者:“我覺得好像有兩個自己。一把聲音一直告訴我‘真沒用,什麼都做不好’。
“但當時剛好要舉行新加坡青年節的比賽,我就告訴自己要撐下去。青年節完了,我告訴自己任務已經完成,自殺的念頭就更強了。”
幸好小娴的老師發現她行為異常,主動找她詳談,才知道她有這樣的想法。她立即介紹小娴到心理衛生學院求診。
在接受輔導和服藥後,小娴的抑郁症已經好轉,自殺的念頭也不再浮現。
近年來,本地的自殺率有所減少,及早發現和接受治療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每天仍有至少一人自殺身亡。
雖然青少年自殺率在各年齡層當中最低,但統計局數據顯示,在青少年當中,自殺仍是導致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僅次於意外。
令人關注的是,2003和2004年展開的一項調查顯示,2000多名6至12歲學生中,有85人表示想要自殺,另外630人曾經有過自殺念頭。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