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顧名思義是一種尿中出現糖分的疾病。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尿中出現糖分,是其血糖升高的結果。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它主要來自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也有一部分是由人體內的其他物質轉化而來的。在正常情況下,血糖在人體的肝髒、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尤其是胰島素的調節下,能夠維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因此正常人的尿中沒有糖分。但在糖尿病的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某些人可出現胰島素的絕對缺乏或相對不足的情況,結果便導致血糖升高,使多余的糖分從腎髒排出。糖尿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的代謝性疾病,該病患者除了可表現為血糖升高之外,還可能出現脂肪、蛋白質、水分、礦物質的代謝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嚴重時可發生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如果病情長期得不到良好的控制,患者還會出現腦、心髒、下肢血管、腎髒和眼睛等重要器官的慢性並發症,甚至可導致殘廢或死亡。
在臨床上,糖尿病患者的症狀是由血糖升高及糖尿病並發症的出現造成的,該症狀主要包括:
①“三多一少”:糖尿病患者常有尿得多、喝得多、吃得多以及體力和體重下降的趨勢,具體可表現為尿次和尿量的增多、夜尿頻數、每天喝水量超過兩個5磅暖瓶、吃得多但仍感到沒勁兒以及體重下降等。雖然有些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較輕,甚至可能沒有“三多一少”的症狀,但並不能說明該患者沒有得糖尿病;
②餐前低血糖:不少糖尿病患者在發病之初總感到飯前(尤其午餐及晚餐前)心慌、出汗、饑餓難忍。這是由於該類患者的胰島素分泌沒有和其進食後產生的血糖高峰同步(胰島素分泌延遲)造成的;
③視力下降:這主要與患者的血糖波動和出現糖尿病性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有關;
④皮膚瘙癢或感染:這主要是由於高血糖刺激了患者的神經末梢引起的。因為外陰部易受尿糖的刺激,而且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所以外陰瘙癢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見;
⑤神經系統症狀:如肢體麻木、疼痛、過敏,大汗淋漓,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尿不干淨或尿不出來以及男性陽痿等。
⑥其他方面的症狀:如兒童糖尿病患者的生長發育遲緩、女性糖尿病患者的反復流產或生4公斤以上的巨大嬰兒等。
總之,未被診斷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現了上述症狀,要考慮有患糖尿病的可能;已經被確診患有糖尿病的人若出現了上述症狀,則說明他(她)沒有良好地控制病情。
臨床實踐證實,糖尿病對人類的健康有極大的危害,而且這種危害往往是在人們的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一般來說,糖尿病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糖尿病的症狀和治療措施會給患者帶來許多不便;
②糖尿病的急性並發症可危及患者的生命;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可損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可導致其殘廢或過早地死亡;
③用於糖尿病治療的費用可給患者本人、家庭以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
比如美國2002年直接和間接地用於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費用就達1320億美元。所以,盡早地發現糖尿病、正確有效地治療糖尿病、盡量減少糖尿病及其並發症帶來的危害,是每一個糖尿病患者以及從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的共同心願。
那麼,人們該如何預防糖尿病的發生呢?我個人認為,一個人要想不得糖尿病,至少要做到“五個要點”:多學點兒、少吃點兒、勤動點兒、放松點兒、藥服點兒。這也是國際上公認的預防糖尿病的措施。多學點兒就是要多看看有關糖尿病的書籍、報刊和講座等,以增加自己對糖尿病基本知識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點兒就是減少每天的熱量攝取,特別要避免大吃大喝,少吃肥甘厚味,同時還要戒煙限酒;勤動點兒就是增加自己體力活動的時間和運動量,保持體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發生;放松點兒就是力求做到開朗、豁達、樂觀、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藥服點兒就是當血壓、血脂不正常,或者血液黏稠度增高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吃點兒藥進行治療。如果一個人能夠長期做到這幾點,其患糖尿病的幾率至少能降低50%。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