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日常疾病 >> 感冒 >> 感冒常識

其它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病因

  (一)鼻病毒(rhinoviruses)是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群(picorna-viruses)的一個屬(subgroup),為無包膜的單股rna病毒,直徑為15~30nm,耐乙醚而不耐酸,在干燥環境中能存活三天,根據血清中和試驗已有120個以上的血清株,而正式命名者已有89株,以雙倍體細胞33℃旋轉條件下培養生長最佳,在-70℃時能長期生存,在4℃也能生存數周,而56℃加熱30分鐘即能滅活。

  鼻病毒是人類普通感冒的主要病因,國外統計占成人感冒的15%~40%,在1973年北京等地成人感冒和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者中,病毒感染占首位。兒童發病率比成人高。本病全年均可發生,尤以冬末春初為多。由於鼻病毒的抗原性不斷變異,新型不斷發生,故易重復感染,不同型別的毒株可同時在人群中流行。感染系通過人與人接觸,或與物品接觸,經鼻粘膜或眼結膜感染。

  (二)冠狀病毒(cornavirus) 系1968年從感冒病人中分離而得,屬冠狀病毒群,為有包膜的、單股rna病毒,對乙醚和酸均敏感,直徑為80~150nm,有獨特的棒狀囊膜粒(peplomers)自包囊凸出,在細胞質內增殖,通過胞質網出芽而成熟。至少有3株(b814、229e和oc43)能引起人類呼吸道感染,其中229e和oc43是兒童和成人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在成人普通感冒中約占10%~20%,偶爾也可引起肺炎和流行性胸痛。本組病毒很難培養,病原學診斷依靠血清學檢查,如補體結合試驗(229e、oc43)、血凝抑制試驗(oc43)、elisa(229e)、ria(oc43)等。

  (三)流行性感冒病毒 見“流行性感冒”。

  (四)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 本病毒於1953年從日本仙台一名死於肺炎的患兒肺液中首次分離出,當時命名為仙台病毒,由於許多特性與流感不同,以後又陸續分離到其他毒株,故命名為副流感病毒。本組病毒是副粘液病毒屬(paramyxo virus),系帶有包膜的,單股rna病毒,直徑為150~300nm,目前已有1、2、3、4四個血清型,4型又可分為a、b兩個亞型,在原代猴腎細胞或原代人胚腎細胞培養中可分離到本病毒。副流感病毒表面有血凝素和溶血素,後者有溶細胞作用,能溶解某些動物的紅細胞,有溶細胞作用,與病毒的感染性有關。前者則能凝集某些哺乳類和禽類的紅細胞。

  副流感病毒感染僅侵犯呼吸道的表層組織,在上皮細胞中增殖,所致的免疫反應不牢固易再次感染,成人中通常引起輕型呼吸道感染,而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高、病情重,表現為急性阻塞性喉-支氣管-氣管炎和肺炎。上海市兒童血清學調查發現4歲兒童對副流感1、2、3、4b型抗體陽性率已達85%~90%,至5歲時高達90%~100%。兒童副流感病毒感染並不少見,僅次於合胞病毒和腺病毒。潛伏期為2~7天,發病1周內均能分離到病毒,也可應用ift、ria和eiisa等方法測得早期抗原,陽性率為75%~95%,目前可采用點雜交或多聚酶腱反應測定抗原。由於存在交義反應(4型與腮腺炎病毒)、及重復感染的存在故血清學試驗都不采用。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