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獨特的心理特點
情緒、性格變化,智力、記憶力減退等,表現為悲觀、苦惱、訴苦、以自我為中心、身體不適、依賴性強、易緊張、焦慮、缺乏信心、多疑、孤獨、敏感、性情古怪等一系列問題。
老年病人的疾病特點
病程長、病情復雜除少數病人為急性疾病外,大部分病人尤其是住院觀察與治療的病人多為慢性病,病程均較長,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梗死等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有一定的漸進過程,病程長,一方面使病人長期遭受疾病的折磨,產生各種復雜的心理反應和身體不適,表現出各種各樣的臨床症狀和體征:另一方面,隨著病程的延長,所產生的這種症狀與體征也就會發生各種變化,使原有疾病變得更加復雜。
易合並並發症 由於人體是在神經系統和神經體液調節下,由多個系統組成的有機體,各系統的疾病可能引起多個系統以及全身髒器結構與功能的改變,如糖尿病患者易合並心血管疾病、腎髒病變、神經系統病變、糖尿病眼病等。
老年人的就診心態和心理疏導需要
就診病人因不知自己得了何種疾病,就醫心切,加上環境陌生,需要相關檢查,因此情緒緊張、焦慮,心理負擔加重,這時護士應該主動接待,熱情指導,誠摯相助,力求使病人適應變化的環境,讓病人感到親切和溫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緊張情緒,使病人安心治療。
對於復診病人,尤其診斷未明確的病人,其內心焦慮,此時病人期望得到同情、關心、幫助和尊重,同時又希望盡早明確診斷和受到醫療保護,護士對此應盡量滿足病人的基本需求,給病人以心理安慰,同時應善於開導,解除患者的顧慮。
對慢性病患者,除叮囑其堅持藥物治療外,要根據不同對象做好康復指導,並且用案例鼓勵病人,增強其對治愈的信心。患者年老體弱,就診時往往行動不便,護士應以兒女般的心情尊重、關懷老人,當老人走路不便時,應主動上前攙扶,如無陪護人員,應幫助陪送或指明路線,使病人感到溫暖如家。
心理疏導主要措施
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加強醫護心理學的學習,善於研究不同層次老年患者的心理情況,提高觀察和分析患者的心理素質的能力,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責任感,以熱情、溫和、細心、耐心、認真周到的態度對待患者。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消除老年患者的陌生感和緊張感,應體現“以人為本”的護理宗旨,以熱情周到的心態,做到面帶微笑、積極主動、親切自然、精神飽滿、巧妙溝通,以愉快、積極、樂觀的情緒感染患者及家屬,尊重患者、理解患者、引導患者、服務患者,消除其陌生、緊張、恐懼等心理,創造一個良好的就醫環境。
心理調護:在疾病過程中心理因素具有兩面性作用,即具有致病性和防治性作用,其不良情緒與病程以及愈後密切相關,因此,心理調護始終都處於重要地位,每位患者都希望能得到醫護人員的重視,盡快得到精心的治療和護理。因此在治療期間,應向病人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如病因、臨床表現、治療、轉歸,以及康復病人的經驗,樹立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康復指導
創造良好的治療休養環境,給予陽光充足、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安全舒適寧靜的環境,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
根據病情給予易消化、吸收、高營養、高維生素的飲食,鼓勵病人多吃新鮮蔬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熱過冷,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適量運動,根據病情及患者的習慣,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改善機體功能及微循環,切忌盲目不科學運動,以免加重病情。
指導病人堅持正規治療。老年病人由於治病心切,往往盲目求醫問藥,憑經驗私自亂用藥物,易產生嚴重後果,所以要指導病人勿道聽途說、偏聽偏信,要到正規醫院就醫,遵照醫囑正規治療,定期進行體格檢查,對潛在的疾病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 指導老年病人樹立正確的生死觀,讓老年病人明白衰老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新陳代謝是符合自然規律的必然現象,使老年病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正確面對生老病死,更好地享受人生,找到生活的樂趣。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