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暑”,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夏季。說嬰兒冬季也會“中暑”,你一定會感到吃驚。但確實有不少的嬰兒在冬季裡也“中暑”。
在冬季裡,許多年輕的父母惟恐孩子著涼感冒,往往會給嬰兒包裹得很厚,有時甚至還要加上熱水袋、電熱毯等;加之冬季房間門窗關閉,室溫較高,這使得嬰兒如同生活在高熱的夏季環境中,體溫會逐漸上升,等父母發現時,孩子已處於高熱狀態,這樣便形成了冬季特有的“中暑”現象。
這種嚴寒裡嬰兒發生的“中暑”,醫學上稱之為嬰兒悶熱綜合征,多見於2-10個月大的嬰兒。其臨床特點為,病情往往來勢洶湧,病前患兒都有穿著厚衣或被包裹悶捂等保暖過度的情況。患兒發熱初期即為高熱,體溫可高達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還會出現抽搐、大量水樣或血水樣稀便、吐奶、脫水等症狀,重則可發生昏迷、休克。此外,有不少患兒因持續高熱而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狀,嚴重者可導致大腦受損,若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嬰幼兒冬季易發生“中暑”的原因,與其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熱的功能弱,以及對環境溫度的適應能力差有關。此外,嬰兒本身產熱量大且散熱較為緩慢,當其被包裹得過暖時,被窩的溫度會逐漸上升,當溫度超過34℃時,嬰兒就會因高熱而大量出汗,結果導致體液大量丟失,造成脫水、代謝性酸中毒、腦缺氧和腦水腫等一系列惡果。
孩子一旦發生“嬰兒悶熱綜合征”,家長不要驚慌失措,首先應打開患兒的被子,將孩子抱起,清除口鼻的分泌物。對於病情較輕、還未出現高熱的患兒,可更換濕衣服,擦干汗水,注意保暖,防止著涼感冒;對於出現高熱的患兒,應適當松解衣被,減少包裹,並用溫水或者40%-50%的酒精擦浴,頭部冷敷,但禁止用退燒藥,因為退燒藥會使得患兒出汗更多,加重脫水,使病情惡化;如果患兒病情較重,需立即送往醫院,途中應注意不要把患兒頭部捂蓋過嚴,以免患兒因缺氧而發生窒息。
怎樣避免嬰兒冬季裡“中暑”呢?俗話說:“若要小兒安,需有三分饑與寒”。這就要求年輕的父母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嬰幼兒的保健知識,既不能讓孩子著涼,也不能讓孩子保暖過度。寒冷季節裡,年輕的父母給寶寶增減衣服,原則上以小寶寶的面色正常、四肢溫暖、不出汗為准。如寶寶行為異常,或者臉上有汗,體溫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過度,應該松開包裹或者減少衣服;如孩子手腳發冷、體溫不足36℃,則說明保暖不夠,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溫。但是小兒究竟穿多少才算適宜呢?一般情況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嬰幼兒需多加一件相當於毛衣厚度的衣被就夠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