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體育運動的普及,運動損傷的發病率有所提 高。同時,由於人們缺乏運動損傷發生、預防、自救的知識,運動損傷後處理不當,診斷、治療不及時,對身體健康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有必要加強相關知識的普及教育,使體育運動真正起到強身、娛樂的作用。
運動的衛生保健
運動損傷重在預防,而運動的衛生保健又是預防運動損傷的基礎。運動衛生保健包括:(1)運動衛生,即運動方式、運動量的掌握。應采用經常性和較廣泛的運動方式,運動量循序漸進,並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和愛好適時掌握。(2)運動的基本身體條件。要有規律地生活、起居,保證營養,注意皮膚和口腔衛生。經濟條件允許時建議穿戴相關運動的服裝、鞋襪和保護用品。(3)運動環境和場地。注意運動環境和場所的基本條件,如地面、照明、空氣流通程度,以及運動器械和輔助設施的安全。
不同人群運動損傷的特點
根據運動損傷流行病學的研究證明,老年人、女性和青少年是運動損傷的發病主體。
青少年處於快速生長期(女性10歲至14歲,男性13歲至17歲),汗腺不發達,體溫調節較差,身體耐力不夠,易疲勞,但視聽反應靈敏,疲勞恢復快,宜選擇速度性運動,增加運動中休息的次數,避免耐力和力量性運動。
研究還證明,老年人適當運動不僅能健身,還能明顯改善全身關節的活動范圍。但老年人心肺功能下降,組織彈性較差,較易扭傷關節,發生軟骨、半月板損傷,損傷後恢復較慢。因此建議選擇全身性的運動項目(游泳、體操、太極拳等),注意勞逸結合,持之以恆。重新開始一項運動時按照觀察期(10至14天)、適應期(3至5天)的過程逐漸適應。增加運動量時,宜延長時間,不宜加快速度。
女性骨盆寬,關節柔韌,與男性相比肌力較弱,運動強度較大時,容易發生肌肉勞損、關節扭傷等。因此,女性運動前應充分做好准備活動。
運動損傷自救的基本原則
運動損傷後自救的基本原則是早期止血、防止腫脹,晚期消除淤血、炎症,促進愈合,減少瘢痕。
損傷當時處理:用繃帶或彈力帶加壓包扎,冰敷20至30分鐘。不要熱敷、按摩、擦“活血止痛”藥水(膏),以免加重出血和腫脹。如果損傷部位疼痛較重,尤其是活動後明顯加重時,最好用硬紙板、夾板、支具或者厚敷料包扎,制動肢體。必要時,可以口服止痛藥或“活血”止痛藥。
損傷臨時處理後,應盡快看醫生,明確損傷的診斷。損傷後症狀較重,或者經過治療一段時間無好轉時,建議去運動損傷專科醫院治療。症狀較輕者,2至3天後如果疼痛、腫脹減輕,可采用外敷(擦)藥水、理療、康復訓練、手法按摩、局部封閉等手段,促進愈合。
現代支具是運動損傷治療研究的新產品,可以起到石膏、夾板的固定作用,穿戴輕便、美觀,便於觀察傷口情況,尤其是可以在控制下活動肢體,因而可繼續從事日常工作和鍛煉,值得推廣應用,但目前價格較貴。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