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些人不能吃筍
1.1、筍性寒味甘,又含較多粗纖維素,過量食用後,很難消化,容易對胃腸造成負擔,尤其是本身已經患有胃腸道疾病的人不可大量食用,其中患有嚴重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慢性腸炎等疾病的患者應忌食。
1.2、過敏體質的人不宜過量食用竹筍。
1.3、15歲以前兒童尤應注意不宜多吃竹筍。
1.4、脾胃虛弱者或婦女產後以及因吃竹筍會誘發、復發哮喘的人不宜吃竹筍。
1.5、筍中難溶性草酸鈣含量較多,所以尿道結石、腎結石、膽結石患者不宜多食。
1.6、年老體弱者、消化不良者、脾虛腸滑者不宜多食筍。
2、吃筍的壞處有哪些
2.1、患有泌尿系統和結石患者多吃竹筍,草酸鹽易與其食物鈣質結合成難溶解草酸鈣加重病情。
2.2、少年兒童也不宜多吃。因正處成長發育期未成年人骨骼成長需要大量鈣質,而草酸鹽會影響機體對鈣質吸收。
2.3、筍寒性食品有澀味含較多粗纖維容易使胃腸震動加快還對胃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患者極利對於慢性胃腸炎病也易康復。
2.4、有些人對竹筍過敏,則不要去吃。竹筍含有人體需要營養素也含有人體適用成分草酸鹽,人們必須根據自身健康狀況來選食竹筍。
2.5、為了減少草酸鹽對人體影響食用時般筍開水煮5-10分鐘經高溫來分解去掉大部分草酸鹽和澀味撈出再配其食品烹饪。
2.6、有些人對筍過敏則應忌吃。
3、筍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3.1、筍與糖漿一起食用,會引起中毒反應。
3.2、筍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與羊肉同時食用會發生復雜的生物化學反應,導致腹痛。
3.3、筍與羊肝同食相克。據香港《中國民歷》附《食物相克中毒圖解》稱:“竹筍與羊肝相克。”《日用本草》介紹:“筍同羊肝食,令人目盲。”由於竹筍內存在一些生物活性物質如酶類,與羊肝同炒(烹調)同食,產生某些有害於人體的物質或破壞了其中的營養素如維生素A等,影響眼睛健康,故雲令人盲目。
1、筍的功效
中醫認為竹筍味甘、微寒,無毒。在藥用上具有清熱化痰、益氣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適用於浮腫、腹水、腳氣足腫、急性腎炎浮腫、喘咳,糖尿病、消渴煩熱等,嫩竹葉、竹茹、竹瀝均作藥用。
2、筍的作用
2.1、開胃健脾
竹筍獨有的清香,具有開胃、促進消化、增強食欲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痞納呆之病症。
2.2、寬胸利膈、通腸排便
竹筍甘寒通利,其所含有的植物纖維可以增加腸道水分的貯留量,促進胃腸蠕動,降低腸內壓力,減少糞便粘度,使糞便變軟利排出,用於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2.3、降“三高”
竹筍具有低糖、低脂的特點,富含植物纖維,可降低體內多余脂肪,消痰化瘀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對消化道癌腫及乳腺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2.4、增強機體免疫力
竹筍中植物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均很高,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1、蝦干焖春筍
1.1、春筍去外皮後,削掉老根,放開水鍋中煮10分鐘左右。
1.2、將煮好的春筍撈出投入冷水中浸涼,冬菇用水浸軟。
1.3、將浸好的春筍、冬菇分別撈出瀝干水份並切絲,蝦干去外殼沖洗干淨。
1.4、燒熱炒鍋,下適量油,先下蝦干、冬菇煸炒出香。
1.5、將春筍倒入炒鍋。
1.6、適當翻炒春筍。
1.7、往鍋中加入開水,蓋上鍋蓋中火焖5分鐘左右或至湯汁漸干。
1.8、焖好後,打開鍋蓋,適量鹽、糖、胡椒粉調味,並淋入水澱粉。
1.9、翻炒均勻即可。
2、冬筍炒肉絲的做法
2.1、放等量的糖和鹽,加一點兒澱粉把肉腌制十分鐘。
2.2、冬筍切絲,過水汆燙(不然會澀)。
2.3、盛起後用冷水沖一下,筍的口感較脆。
2.4、熱油,肉絲炒至發白六七成熟時盛起。
2.5、留底油,放蔥絲姜絲蒜爆香,倒入筍絲,翻炒一分鐘後倒入適量的水(高湯更好)焖煮一會兒。
2.6、水收干時放入鹽調味。
2.7、倒入肉絲繼續翻炒,倒入適量米酒起鍋就好。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