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汕頭的年貨有春餅
春卷,又叫春餅,在傳統的潮汕小吃中可以說是歷史悠久的品種之一。顧名思義,春卷春卷,自然與春天到來有一定的關系。
2、汕頭的年貨有酥餃
酥餃是一種廣東潮汕的漢族傳統名點。在潮汕人家,每當有隆重的節日時,潮汕人家都會做酥餃。酥餃,它是屬於粿類的一種。在潮汕地區逢年過節都會制作粿品,用作拜神或祭祀什麼時節做什麼樣的粿是固定的。而潮汕小吃酥餃是粿類品種當中最獨特、最受歡迎的一種。關於酥餃,在潮汕地區有一個優良傳統,就是每家炸好酥餃後,最先要拿給長輩品嘗,鄰裡之間、親戚朋友再互送一些,剩下的留到過年請客人。正月頭幾天,各家各戶的茶幾上總擺著幾盤酥餃,要是有親友來拜年,便圍在茶幾邊,邊喝工夫茶邊吃酥餃。
3、汕頭的年貨有粿
潮汕人除了把粿當做日常點心外,每到逢年過節都要做不同的粿,即所謂的“時節做時粿”,元宵節要做甜粿、酵粿、菜頭粿,即“三籠齊”,取其甜、發、有彩頭之意。清明節做樸籽粿,用陶模蒸制成樸籽粿,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端陽節做栀粿。中元節要做“碗糕。春節做 “鼠曲粿”。各種祭神拜祖的日子更離不了粿,如送灶日的紅曲粿。紅白喜事自然也要用粿。所以粿品在潮汕人的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只是這曾經在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東西,現在任何時令都可以買到,早十余年,每個潮汕人家都會自己動手做粿,現在卻大都去市場裡買現成的,雖然方便了,但說不清是好是壞。就像餃子,過去重大日子才吃,現在沒事就來一頓。寄托親情和鄉愁的食物並不是隨時能吃到就是好。
大年初三開始,汕頭的年輕人多會聚集在一起,以集體拜年的方式向自己尊敬的師長們帶去新年祝福。在汕頭從事教育工作長達三十年的郭老師家裡每到大年初三,來拜年的學生總是絡繹不絕。郭老師告訴記者,每逢初三,家中凳子沙發保准不夠坐,門鈴幾乎是半小時一響,有時候不得不請正在聊天的學生離去以“騰出空間”給下一批學生,“現在年輕人是很時尚,但尊師重教的習俗還沒丟,這是件好事”。
到了大年初四,不少年輕人們則會聚到當地的文娛場所,或者是選擇到附近的風景區游玩。平時在泰國從事外貿工作的小陳告訴記者,她自幼在汕頭長大,每年春節都會回家過年,一般年初四都要和以前的同窗好友聚會,“去年聚會的方式是唱k,今年雖然天氣比較冷,但還是想找同學去附近的景區燒烤,一邊體味野炊的樂趣,一邊分享大家這一年來的經歷”。
在准備年夜飯時第一要事是要有魚,這是千萬不要疏忽漏掉的。屆時餐桌上有大魚,寓意著大吉大利的“年年有魚”;沒有大魚小的也行,就是不能沒有魚。
第二,年菜中要有大蒜,將它獨自煎炒成二盤也可,或將蒜葉、蒜頭混在魚、蝦、肉中蒸煮炒也可,其寓意是祈望來年“有錢可算”,即意味著特有大把大把的銀兩或鈔票可點算,可收入。
再其次是要有雞或其它三鳥類,這講究的意思是要“金雞報曉”或報春什麼的,是希望下一年肴個好的開頭之類。
此外還要有米粉纖、面線煮雞蛋、蝦、肉片等,這是因為家家戶戶均有老年人,碗子裡一條條長長的米纖則象征分祝賀他們健康長壽,富貴百歲。年飯上又要有魚丸或者是本地特有的手拍牛肉丸、豬肉丸之類,其用意就是祝賀一家子“團團圓圓”。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