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疾病 >> 焦慮症 >> 基本常識

焦慮成中國人最大的心病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不知從何時開始,芝麻大點的事情,也能攪得人坐臥不寧。焦慮,這種過分的擔憂和不安,已經成為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心病”。某報紙社會調查中心的一項調查曾顯示,34%的國人經常存在焦慮情緒,62.9%的人偶爾焦慮,只有0.8%的人表示從來沒有過焦慮。

  有人說,中國已經陷入了一個“焦慮”的時代。

  “有壓力覺得累,沒壓力覺得可怕”,這已成為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三十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的安居樂業不是現代人的夢想,如何“實現自我價值,時時爭得上游”才是到達幸福彼岸的唯一途徑。

  然而,僧多粥少,殘酷的競爭無時無處不在。人們工作透支、情感透支,出現了學業與就業、工作與家庭、物質與精神收獲諸多矛盾,以致他們對即將發生的事情缺乏判斷,覺得自己根本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把握不住瞬息萬變的社會,完全不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情;對自己要求過高,又因為達不到要求而充滿自責。人們天天疲於奔命,卻依然會陷入顧此失彼的境地。於是,他們開始擔心事業失敗,擔心失業隨時可能降臨,擔心失戀,擔心發生交通事故,擔心自己會生癌症或別的什麼重病,擔心自己沒有購房能力或是將來漲價了更買不起……這種擔心不是一般的擔憂,而是毫無理由的杞人憂天。漸漸地,人們走進了總是過度擔憂威脅性事件的“怪圈”,開始了這場和焦慮症的持續博弈。

  更可怕的是,患上焦慮症後,患者會長期處於緊張和焦慮之中,這種不合情理的擔憂會嚴重降低其工作、日常生活以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這種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下降會使人的事業和家庭生活停滯不前,甚至出現惡性循環。

  因此,如果你開始出現心悸、胸悶、氣短,心跳和呼吸次數加快,如果你感到周身乏力,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連簡單的日常家務工作都沒辦法勝任,還時常伴有失眠、早醒或夢魇等睡眠障礙,就要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患上焦慮了。

  若是真的患上焦慮症,首先要找出“焦慮”產生的根源。“焦慮”一般產生於“不確定的狀態”,而減少“不確定”的方法就是必須逼著自己“做決定”。一旦下了決心,你就可以清楚地知道下一步應該做什麼。之後就要勇敢地“放手去做”,同時要“知天命”。做任何事情都會面臨挑戰,有時出現緊張是很正常的,不要過多地去想結果,而且讓你害怕的事往往也最能使你從中獲取成就感,所以不妨把這種感覺重新歸類到正面情緒,如“興奮”或“期待”中,並不斷地給自己做心理暗示,變壓力為動力。

  另外,要多結交些性格比較開朗的朋友,多把自己的心事說給他們聽,後者的意見或想法能夠幫助你減少不確定的信息,避免由此而產生的焦慮。 適量的運動也有助於減壓、轉移注意力,因此當你開始發現自己有焦慮的“苗頭”時,不妨約上三五好友打打球、跑跑步,就能防微杜漸了。

  獨立性差小心分離焦慮

  凡凡從小就是個可人疼的孩子,吃飯、睡覺從不用媽媽操心,甚至連哭鬧都很少。因此,一直很受家人寵愛。可自從一個月前,凡凡被送進幼兒園,就像換了個人似的。每天只要媽媽一離開,就哭個不停。老師讓他和別的小朋友一起搭積木,可凡凡理也不理,只是說:“凡凡不要上幼兒園,凡凡要媽媽。”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定醫院心理科主任林濤、碩士李雅文:凡凡這是得了“分離性焦慮”。幼兒園是孩子進入花花世界的“第一步”。可對他們來說,畢竟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因此難免在心中出現感情的起伏。這時,寶寶已不再是萬眾矚目的焦點,他們會感覺失去了情感的依托,滿眼都是不理解、不認識的事物,以致出現“分離性焦慮”。

  寶寶在6—24個月間和媽媽的關系,決定了其是否會患上該病。寶寶剛出生時,和媽媽“不分你我”,6個月後,才會出現“獨立意識”。此時,寶寶對外界充滿好奇,會開始人生的第一次“探索”。如果媽媽能給予適當鼓勵,那麼對寶寶日後獨立能力的培養將至關重要。反之,如果媽媽因為寶寶表現出的獨立意識而出現情緒波動,則會讓寶寶無所適從。這樣的寶寶到上幼兒園時就很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甚至影響其成年後單獨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般孩子到3歲後才會出現“分離焦慮”的典型症狀,他們要麼覺得和媽媽呆在一起非常別扭;要麼一離開媽媽就會哭鬧,而且還會伴隨一些軀體症狀,如頭疼、肚子疼、發燒……不願意上學,或一上學就會犯病。

  此時,媽媽適時的“反省”可以幫助孩子擺脫這方面的煩惱:一方面,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另一方面,勸服孩子上學的同時,多給他們打打電話或下班後問問孩子今天學了什麼,對表現良好的要及時獎勵,讓他們感覺到“媽媽對我們很關心”。如果孩子症狀越來越重,光憑日常生活的一些小技巧就不能解決問題了,媽媽應到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尋求醫生的幫助,孩子也可以通過游戲治療緩解焦慮。

  沒事瞎操心警惕廣泛性焦慮

  11月20日是曉東的生日,原本說好了和朋友玩個通宵,可他卻食言了。近來,因為經濟不景氣,曉東總是覺得“體力越來越不行,不知哪天會被炒鱿魚”。這在周圍人看來卻有點不可思議:他的事業蒸蒸日上,而且頗受領導倚重。可曉東卻依然惶惶不可終日,最近甚至還會經常頭暈、惡心。

  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心身科主任醫師陸峥:焦慮和擔憂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過度了就是一種病態,它會影響人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繼而引起身體不適。很顯然,曉東就已經處在一種過度的焦慮中,他出現了持續不切實際的擔憂,沒事老是瞎琢磨,患上了“廣泛性焦慮症”。

  據國外研究報告,5%的人會在一生的某個時刻患上“廣泛性焦慮症”。這種疾病以20歲出頭的年輕人為“主力軍”,但有時也會見於兒童期。突然遭遇的生活變故常易誘發該病,病人在患病前數月或數年,生活中常會遇到不平常的事情:比如親人死亡、患病、失業或離婚;積極的生活事件也會有影響,如結婚、懷孕分娩、從事一項新任務或工作。面對這些挑戰時,如果當事人擔心不能應付面臨的問題、害怕失敗,就很容易陷入“廣泛性焦慮”。

  一旦得了這病,患者除了經常會對現實生活中兩樁以上的生活事件,如健康、金錢、事業前途等過分煩惱外,還有顯著的軀體症狀,如頭暈、心慌、胸悶等。而且,即使是一個原本很能坐得住的人,現在也會變得沒事不停地來回走動、注意力不能集中,容易緊張不安,對外界刺激特別容易大驚小怪,經常失眠或過度警覺。

  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方法很多,不過需要因人而異。自我放松和體育鍛煉都可以減輕這種焦慮,也可采用認知治療或藥物治療,不過必須堅持數月,有些病人則要花上1年時間,甚至更久。

  老怕失敗可能預期性焦慮

  剛上高三的李骅是老師眼中的“尖子生”,但最近他的成績卻一路下滑。李晔說,每次測試前兩天,他總是擔心自己考不好,覺得還有許多知識點沒有復習到,離理想中的大學越來越遠。直到深夜,還翻來覆去睡不著。結果成績越來越差,失眠、緊張、不安都接踵而來。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理科主任季建林:李骅這樣的表現是典型的預期性焦慮,在生活中很常見。通常,這類患者會非常擔心即將發生的事件出現最壞的結局,他們會時刻等待不幸的到來,從而表現出很消極的心態。患有這類焦慮症的人,總是有很強的挫折感,會認定某些尚未發生的事存在威脅,對其產生緊張不安、擔憂害怕的情緒。同時,他們還會對引起焦慮的事難以適應,而且愈演愈烈,對事情的細枝末節也極為敏感,甚至因此終日煩躁而難以自拔。期待性焦慮在普通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10%,中年女性、學生、工作壓力大的人都是高發人群。

  出現預期性焦慮不必過度擔心,這只是一種心理障礙,並不屬於精神疾病,經過適當的調整和治療完全可以治愈。首先,要減少自我關注,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用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例如運動、音樂等;其次,要增強自信心,在困難面前,不要擔憂前景黯淡,要用成功的經歷激勵自己;再次,對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只要盡最大的努力去做就可以了,不要過分注重結果;最後,要避免自尊心過強,自尊心太強容易患得患失,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擔憂不已。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