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1000元/月、電話200元/月、人情費800元/月、水電氣200元/月、伙食費600元/月、車馬費2000元/月……隨著反映“房奴”生活的電視劇《蝸居》熱播,劇中人物的心酸故事和經歷讓很多觀眾感同身受,網友“曬苦”的帖子也層出不窮,“蝸居”、“蟻族”等熱門詞匯已在網友中成為火爆的流行詞。
隨著“房奴”大軍日益壯大,昨日,記者從市內一些心理咨詢所了解到,在咨詢者中,有五成“房奴”心理上或多或少會產生焦慮情緒,年輕“房奴”更易產生心理亞健康,將上網訴苦作為解壓方式。
《蝸居》現實版1
怕生病也怕要孩子
“只要當上了‘房奴’,就注定要過精打細算的日子。”家住江北大石壩的鄧女士在網上發帖盡述自己的“房奴”生活。鄧女士說,自己和丈夫都是外地人,3年前在渝北區買了房,加入了“房奴”大軍,“才90平方米,首付10多萬元是雙方父母湊的,每月還有近2000元的月供。我們每月拿的是普通薪水,去掉各種生活成本和還房貸的錢,所剩幾乎為零。”鄧女士說生怕兩人生病,否則真要向朋友伸手借錢了。
28歲的鄧女士夫婦很喜歡孩子,但目前的經濟狀況讓兩人無從“下手”。“很簡單的裝修花完了我倆所有的積蓄,根本沒有為未來的孩子存下錢來,怎敢輕易懷孕生子?”鄧女士苦惱不堪。
《蝸居》現實版2
為戀愛買房而背債
30歲的羅先生曾因無房而沒有戀愛成功,後來成了“房奴”,照樣讓“到手”的女友離他而去。
原來,羅先生的第一位女友因為他無房,而“現實”地離開了他。後來,羅先生發誓一定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交友結婚生子。4年前,羅先生成了“房奴”,在南岸區買了一套房,每月要支付1000多元的房貸。這個包袱讓月薪不過2000元的他背得有些沉重,後來交上了新女友,花銷更大了。
不堪每月捉肘見襟的境況,羅先生就向女友提出“反正要結婚了,不如每月共同還房貸”的建議。哪知女友思索了幾天,斷然拒絕了他的建議,並提出了分手。“分手理由很簡單,就是不願意一起月供。因為她不想過這種負債生活,太累了。”羅先生黯然道。
心理咨詢專家朱美雲先生說,購房者的還貸時間長達10年、20年,有的甚至是30年,因為需要長年背負“債務”,因此部分購房者或多或少在心理上會出現不良反應。
朱先生說,因為單一的房貸問題而引起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礙的人畢竟很少,但是心理產生焦慮情緒就很常見了,尤其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這個年齡階段的年輕人大多是‘80後’、獨生子女,出生後大都過得一帆風順,沒有經歷過挫折,心理適應能力普遍較差。”買了房,身上多了一個沉重的包袱,每月要從普通薪水裡拿出相當一部分錢來償還房貸,從不為生活犯愁的年輕人就很容易出現迷茫、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尤其是曾經的“月光族”,長此以往,心理便會處於亞健康狀態。
“心態很重要,既然買了房,就只有接受這個現實。與其苦惱,還不如積極樂觀地去面對,說不定會激發人的潛力,積極進取,努力理財增加收入等。”朱先生說,其實這些心理焦慮問題是可以避免的,“關鍵在於能否懂得量力而行。”
大家在買房前多做心理准備,從自己的實際能力出發,客觀理智地分析自己有多少經濟實力就買多大的房,或是暫時不買,抑或不買而租房。“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卻偏要‘虎山行’,增加自己的壓力就沒有必要了。只要過得快樂,租房住又如何。何況,不是每個女性都那麼‘現實’,都以物質為重的。”
如果已經產生了焦慮情緒,不妨通過運動、幫助他人等來排洩。
《蝸居》中主人公一波三折的買房奮斗史,道出了都市無房族的種種困惑,折射出“現實很凌厲,夢想很骨感,生活很豐滿”的現實,在《蝸居》裡,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因為每個人都想有個家,但是飙高不下的房價正讓很多人成為“房奴”或在努力通往“房奴”的路上,劇中人物為此付出的辛酸、奢望和奮斗,也能感同身受。
“你身邊所有的人都在討論房子,都在炒作房子,都在囤積房子,你要是沒有一套房子啊,你就會覺得被邊緣化了,你就忽然有一種恐懼感。”這是劇中主人公的感言。
“房奴”,是很多都市年輕人的生活狀態,他們揮灑汗水,終日辛勞,為的是在都市中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居所,哪怕只是小小的“蝸居”。為了這個奮斗目標,他們嘗遍了酸甜苦辣,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故事。
可是,我們不一定非做房奴!就像《中國青年報》評論認為:房價高的事實我們改變不了,但我們完全可以換種活法———多回家陪陪父母,讓孩子在自己身邊成長,讓夫妻間少點壓力、多點溫馨,一家人有更多時間在一起,能多去外面看看世界……這樣的生活,同樣精彩。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