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惰是人的天性之一,是一種安於現狀不求上進的思想傾向。從心理學方面講,懶惰是一種厭倦情緒,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極端的懶散狀態和輕微的猶豫不決。恐懼、生氣、羞怯、嫉妒、嫌惡等都會引起懶惰,使人無法按照自己的願望進行活動。
有時,人們往往把懶惰與疲勞混為一談。其實,懶惰與疲勞的性質截然不同。真正的懶惰是心理的而非身體的,起於觀念和情感作用,而非起於工作或某種身體的狀態。
懶惰,使人無所作為。人們卻往往擺脫不掉。它在控制人們的意志和行為的同時,悄悄消磨了人們的志向和美德。懶散的本質就是追求短期的快樂,避免短期的痛苦。
也許有些人不算過分懶惰,但在本質上,所有人都是懶惰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管我們精力多麼旺盛,野心多麼熾烈,智慧多麼過人,只要深入反省,就會發現自身懶惰的一面。自然界中能量總是自發地從高處流向低處,在心靈進化過程中,它始終阻止我們的心智走向成熟。只要克服懶惰,其他阻力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無法克服懶惰,不論其他條件如何完善,我們也無法取得成功。
做心理治療的人都有體會,咨客向心理醫生求助,是為了尋求某種改變。事實上,他們往往對改變心存恐懼。這種恐懼感(其中部分因素是由於懶惰)使大多數咨客在改變以前,就會退出治療。有趣的是,這種臨陣脫逃的情況大多出現在最初的幾次治療中。在心理治療初期,對於“懶惰”這一病因,咨客可能一無所知。他們也可能承認:“我和別人一樣,有時不免偷偷懶。”其實,他們偷懶的程度已經超出常人的想象。懶惰就像魔鬼一樣狡詐,使當事者不僅擅長偽裝和欺騙,還會想方設法讓懶惰變得合情合理。哪怕其意識思維已成熟到一定程度,也未必有能力了解懶惰的本質,並與之進行對抗。
懶惰是世人的通病,是無數人失敗的原因。懶惰是一種可怕的消極力量,在不知不覺中阻礙我們成長、進步。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承認惰性的存在,並適時提醒自己,我們需要和惰性進行長久不懈的抗爭。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