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血管病變:
是指肢體大、中、小動脈硬化性狹窄或阻塞而言。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動脈粥樣硬化之間並無組織病理學的差別,但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率更高,年齡更小,病變發展較快,病情較重,致殘率和病死率較高。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血管內皮損傷:是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主要因素。糖尿病患者由於多種病理因素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功能紊亂,內皮下膠原組織暴露,引起血小板聚積、沉澱,並釋放血栓素b2、前列腺素e2等,促進血管收縮;還可刺激釋放vmf和抑制pgl2、 pa的產生,促進血栓形成;還可刺激血管壁中層平滑肌纖維細胞增生,並吞噬大量膽固醇脂類,生成粥樣斑塊。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上,更易形成血栓。
(2)脂肪代謝紊亂:糖尿病患者體內呈高胰島素血症,能增加脂蛋白合成,抑制脂肪、膽固醇酯分解,促進高脂蛋白血症形成,從而刺激動脈壁細胞攝取低密度脂蛋白(ldl),刺激血管平滑肌增生,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如胰島素水平過低,可使脂蛋白合成減少,也使周圍組織降解ldl減少,血脂升高,且胰島素不足使動脈壁抗損傷和修復能力降低,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機會增加。
(3)血液流變學異常:糖尿病患者血小板黏附性、聚集性增高,血液黏度增高,血液呈高凝狀態是其病理生理特點。血小板聚集性增高的作用,主要是由於花生四烯酸代謝亢進促進血栓素a2(txa2)增多,血管內皮損傷後pgh合成減少,從而使血小板內的camp減少所致。血液黏度增加的原因很多,如紅細胞聚集性增高,由於糖基化血紅蛋白增加或血磷減少,引起紅細胞變硬和變形功能降低,不能穿過比自身直徑小的毛細血管,導致微循環障礙,血黏度增加。糖尿病患者血漿纖溶酶原活化物抑制物(pal一1)活性升高,而t-pa活性降低,尤其是有血栓形成者更為顯著,使得纖維蛋白原水平增高,纖維蛋白原在內皮上堆積引起血栓形成。此外,糖尿病患者抗凝血酶一ⅲ活性降低,也是血液高凝狀態的一個重要原因。
動脈硬化的進展導致血管腔狹窄,進而引起管腔阻塞,當動脈的病變范圍大、或大動脈干有狹窄,特別是伴發動脈痙攣時,則肢體出現缺血表現,如間歇性跛行、麻木、疼痛等,若在肢體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礎上繼發血栓形成,而動脈干完全閉塞,可以發生肢體壞疽。
2.微血管病變:糖尿病微血管病變是決定糖尿病預後的主要因素,是器官並發症的病理基礎。它可以發生在任何部位,包括皮膚和肌肉內,所以微血管病變也是糖尿病壞疽的起因。微血管病變是在持續高血糖作用下,體內糖化蛋白合成加快並沉積在微血管壁上,以及免疫復合物對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等,使微血管通透性增加,基底膜增厚,內皮細胞增生,導致微血管管徑縮小,內膜粗糙,體液滲透增高,血管彈力和收縮力降低,從而使血流通過不暢,血液黏度增高,紅細胞聚集,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尤其是在內皮損傷處,最後是微血栓形成和(或)微血管閉塞,被稱之為“血栓性微血管病”。最主要的表現在視網膜、心、腎、神經組織,以及足趾、皮膚等處。由於微小血管血栓形成,引起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代謝產物聚集,在末梢神經功能障礙和感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導致糖尿病壞疽的發生。嚴重者也導致髒器功能衰竭,影響到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