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第7個“聯合國糖尿病日”,主題為“糖尿病教育與預防”。資料顯示,全世界因糖尿病死亡的人數達到了130萬例。專家提醒,預防糖尿病應該從認識糖尿病危險因素開始。
患糖尿病與下列因素有關
世界上許多國家的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包括我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糖尿病患病率急劇增長的原因,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熱量攝入多、體力活動少。糖尿病是一種“富貴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攝入的糖、脂肪、蛋白質越來越多,而同時由於運動量少,缺乏有效的體育鍛煉,能量消耗減少,從而導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為糖尿病發病的危險因素之一,久而久之發展為糖尿病。
不良外界環境因素改變。由於環境污染的日益嚴重,不良環境刺激誘發幼年型糖尿病的病例日益增多,導致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
社會趨於老齡化。大於40歲後,糖尿病隨年齡上升而患病率增加。人們健康知識的普及,使得對糖尿病警惕性提高,加之檢測手段的方便,糖尿病的發現率上升。
加強前期預警十分重要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水平介於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一種中間狀態,是發展為糖尿病的必經階段。大量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已經存在以糖尿病大血管病變和微血管病變為代表的多種風險。
處於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並不一定最後結果就必須是糖尿病。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就如同處在十字路口上,此時只要這些人稍加注意,積極采取一些措施,就能與糖尿病分清界限,阻止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前期絕大多數人幾乎沒有什麼不適症狀,但是其危害巨大,如果放任不管,很容易發展為糖尿病。因此,早期干預意義重大。
生活方式干預是控制基礎
對糖尿病前期的干預,首選生活方式干預。進行生活干預,主要是指養成良好的飲食及運動習慣。
我國的傳統飲食習慣是以碳水化合物(主食)來提供能量,這種飲食結構使人體攝入能量時產生的代謝產物都是無毒的水和二氧化碳,不會加重人體肝、腎等髒器的負擔。但同時,碳水化合物的升糖指數較高,如果在飲食中所占比例過大,就容易造成血糖的波動。
另外,我國的傳統食物中,食鹽的攝入量也比較大(尤其是北方地區),長期食用過多的食鹽,還可能會引起高血壓。因此,應按需要量吃低脂肪、低糖、低鹽、高纖維素飲食,增加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少吃油膩、油炸食物,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不肥胖糖尿病前期人群應根據實際身體狀態、年齡、性別、勞動強度等需要,采用均衡營養搭配和葷素搭配安排飲食,重點控制糖和酒的攝入。對肥胖和超重的人群控制更要嚴格些,鼓勵減肥,每月減1.0kg-2.0kg,直至體重達標,切勿求成心切。堅持適當的體育運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走路、跑步、打球、游泳、跳舞、打太極拳、騎自行車等,每天30分鐘—45分鐘,每周5次以上,為安全起見,運動要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