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患間關於食鹽與高血壓病的對話 患者徐老師(以下簡稱“患”):聽說高血壓的發病與膳食鹽量有關,真是這 樣嗎? 劉醫生(以下簡稱“醫”):高血壓的發病機制很復雜。流行病學、基礎醫學 和臨床醫學研究已發現許多與血壓升高有關的因素,包括遺傳、體重、飲食、精神 心理及社會職業等,這些統稱為發病因素。其中膳食鹽量過多是重要因素之一。從 維持健康的角度可以說,無鹽不行,鹽多有害。 患:怎樣理解無鹽不行呢? 醫:食鹽的化學成分是氯化鈉。正常人體含鈉約100克,其中40%在骨骼中, 50%在細胞外液,10%在細胞內液。細胞外液中含量最多的陽離子就是鈉離子,它 是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即水電解質、酸鹼平衡以及器官細胞功能和神經、肌肉興奮 性的重要物質。當人處於嚴重腹瀉、失血、大汗等情況,或在食物非常匮乏極度缺 鹽時,人體會因缺鈉而發生明顯衰弱、乏力,甚至虛脫、休克而危及生命,常需靜 脈輸注鹽水予以救治。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因為人體對鈉的需要量很低。中等 體重的成人,每天攝鈉1~2克(相當於食鹽3~5克),即可滿足生理需求。所以世 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人每天攝鹽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而我國人群的平均攝鹽 量約為10~20克,這顯然是太多了。 患:攝鹽過多有什麼害處呢? 醫:我們攝入食鹽中的鈉,由尿、糞、汗液排出,其中經尿排出的約占90%。 人體的保鈉機制較完善,攝入少則排出少,只有長期每日攝鹽少於1~2克時,才會 發生缺鈉。攝鹽多時,經尿排鈉也增多,但人體的排鈉功能是有限的。攝入過多的 鹽,會導致鈉潴留。鹽維系水,因此必然會引起鈉、水潴留,血容量增加。更重要 的是,鈉潴留使血管壁平滑肌細胞內鈉量增多,通過復雜的離子轉運機制,最終導 致細胞內鈣離子濃度增高,平滑肌收縮,血管腔變窄,血管阻力增加,終致血壓升 高。血壓升高又會加重心髒和腎髒負擔,進一步引起排鈉障礙,從而使血壓更高, 即形成惡性循環。目前公認鈉潴留是高血壓病的啟動因素。 患:為什麼許多人吃鹽很多卻不得高血壓病呢? 醫:高鈉鹽攝入導致血壓升高常有遺傳因素參與,即高鈉鹽攝入僅對那些體內 有遺傳性鈉轉運缺陷的人才有致高血壓作用。 排鈉機制強的人,攝鹽較多時,鈉可經腎髒由尿排出,不引起鈉、水潴留,而 能維持血壓正常,醫學上稱這類人為鹽不敏感者。排鈉機制弱的人,攝鹽稍多即可 發生鈉、水潴留,從而引發高血壓,醫學上稱這類人為鹽敏感者。鹽敏感性高血壓 患者占高血壓人群的30%~50%,而在整個人群中,鹽敏感者僅占5%~10%。 患:這樣說來大多數人對鹽不敏感,完全可以放心高鹽飲食了? 醫:健康人攝鹽較多在短時期內是無害的,但長期高鹽飲食則是有害的。主要 原因是:①增加腎髒負擔;②鹽敏感性是可變的,常隨年齡增長而增加;③即使沒 患高血壓病,人體在老化過程中高鈉也促使心肌纖維化、血管周圍間質膠原纖維沉 積,影響心血管功能。一般 認為每天攝鹽量超過8~10克,就可產生不良影響,而且攝鹽越多危害越大。因此 ,未患高血壓病的人,也存在減少食鹽攝入量的問題。 患:哪些人對鹽敏感呢? 醫:鹽敏感性高血壓的流行性病學特征是黑人(主要是美國黑人)、肥胖者、 高齡人、糖尿病患者、腎功能不全者、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人患病較多。臨床特征 是有微量蛋白尿和經動態血壓檢查,夜間血壓下降少於10%的人,鹽敏感者較多。 患:為什麼老年人容易對鹽敏感呢? 醫:高血壓的發病通路可被許多因素啟動,交感神經系統、腎素-血管緊張素 系統的過度激活,都會導致腎血管收縮引起腎缺血,使腎小球濾過率降低,鈉排出 減少而重吸收增多,最終導致鈉、水潴留,血壓升高。任何妨礙排鈉機制的因素, 均可導致高血壓病的發生,即鹽敏感性高血壓可能由輕微的獲得性腎損傷引起。在 漫長的人生經歷中,腎髒缺血、炎症等患病幾率有一個隨時間累加的過程,所以老 年人鹽敏感性者較多。 動物試驗也證明鹽的敏感性是可改變的。近來,有人給鹽不敏感性大白鼠靜脈 輸注血管緊張素Ⅱ(一種動物和人體內縮血管作用極強的活性物質),制造出腎缺 血損傷的動物模型,再將這樣的鼠分為兩組,一組予以高鹽飼料,結果大白鼠發生 了高血壓;另一組予以低鹽飼料,結果大白鼠血壓保持正常。 患:究竟鹽與血壓的關系密切到什麼程度? 醫:一般規律是攝鹽量越小,高血壓病患病率越低。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土著人 幾乎不吃鹽,很少發現有高血壓病者。以人均每天攝鹽量統計,愛斯基摩人為4克 ,高血壓患病率4%;美國人為10克,患病率10%;中國人約為14克,患病率約13 %(據最新抽樣普查推算,我國高血壓病患者已達1.6億);北京人為18克,高血 壓病患病率在全國名列前茅;北海道農民為27克,患病率高達40%,為世界之最。 嚴格限鹽可將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下來。上世紀40年代,限鹽是治療高血壓的 惟一手段,所謂“大米飯療法”即給患者天天吃白米飯、白水煮的蔬菜、水果,患 者每天攝鹽量僅0.6克。這種療法有效,但不安全,而且絕大多數人無法忍受。後 來,隨著有效降壓藥物的應用,特別是制造出排鈉利尿劑後,這種殘酷的療法終被 廢棄。 患:天然食物中究竟含多少鹽?我們在烹調時還可以再加多少鹽? 醫:人們每天膳食中食物天然鹽含量約2~3克。以100克為單位計算,米、面 、蔬菜、水果含鹽約0.05克;饅頭、烙餅、面包、餅干、方便面為0.05~1.5克; 生魚、肉類約為0.18克,其熟肉制品則為1.5~2.5克;炒堅果如花生、瓜子類約為 0.5克;豆制品為1.5~3克;鹹菜類約為16克。此外,食物中還有一些其他的含鈉 成分,如味精(谷氨酸鈉、核苷酸鈉)、中和劑(碳酸鈉)、甜味劑(糖精鈉)、 疏松劑(碳酸氫鈉)、發色劑(硝酸鈉)、防腐劑(苯甲酸鈉)等。實際上,大部 分人不需要在食物中加食鹽和醬油(含鹽量約為18%),就可以可滿足生理需要了 。我們烹調時加入的鹽,功能僅是調味、刺激食欲,以助人體攝入足夠的各類營養 。從健康的角度出發,每人每天只能再加2~3克鹽(包括鹽、醬油、醬、鹹菜等所 含的鹽)。 患:現在老百姓生活剛剛步入小康,走向富裕,醫生卻對我們說:“科學飲食 是飯別吃飽、肉油要少、越淡越好。”您說,少油沒鹽的食物味同嚼蠟,誰能忍受 ?為追求健康犧牲了品味美食的樂趣而過苦行僧式的日子值得嗎? 醫:您說得有道理。醫學專家們視高鹽為高血壓的罪魁禍首,對它口誅筆伐。 但人人又都離不開它,對它恨不起來,個別人甚至嗜鹽如命,對它愛不釋手。民以 食為天,“柴、米、油、鹽”是百姓生活永恆的話題。我國食文化的發達之處,主 要體現在色、香、味、形、器、禮儀俱全,尤其突出的是味道,其中恰到好處的鹽 量至關重要。鹽適量,讓我們享受美味。當吃不再是享受,甚至是一種苦難時,勢 必難以為繼,而且有違追求健康的初衷。但鹽過量,則勢必讓我們陷入疾病的痛苦 之中。鹽,從現代科學的角度看,可以說“讓我歡喜,讓我憂”。 患:為什麼多數人對限鹽的勸告不以為然呢? 醫:首先要承認,國人攝鹽量高,是我們祖先在漫長歷史發展中逐漸形成的, 存在即有合理性。在生產力極其落後時,鹽是奢侈品,控制了食鹽,就控制了經濟 。西漢時桓寬曾編著了著名的《鹽鐵論》,某些國家也是以面包和鹽迎接貴賓的。 當食鹽變為廉價商品而其他物質匮乏時期,人們為了刺激口味,飲食逐漸偏鹹,俗 話說“要解饞,辣和鹹”,所謂“越窮越吃鹽”。而口味一旦形成,常具有相當的 慣性。現在人們的菜肴日趨豐盛,副食品攝入量明顯增加,如鹽的濃度不變,則攝 入總量必然增加。 其次,按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准,國人攝鹽量必須減少2/3,但實施起來難度極 大。從某種程度上說,限鹽比戒煙還要難。許多事情目標訂得太高,絕大多數人無 法做到時,人們就干脆不做了。 患:您的意思是,限鹽可以分階段進行? 醫:我們既然已經認識到高鹽的危害,就應該行動起來,有意識地改變飲食習 慣。可先將鹽量降到人均每天10克以下,即在保留中餐特色的同時借鑒西餐低鹽的 優點。實際上現在不少人的口味也在慢慢改變,近年來以較清淡為特色的粵菜大行 其道,就是符合“越富越吃淡”的規律。做到這一點,可以使我國高血壓病的患病 率明顯降下來,同時也可使高血壓患者減少對降壓藥的依賴。即使達到這一目標, 也僅僅是攝鹽少一些,危害小一些。有人說,在發達國家被鹽送進墳墓的生命比有 害化學物質造成的還要多,這並非危言聳聽!人們習慣了人均每天10克鹽的攝入量 後,再進一步將鹽量減半,才能真正做到科學進鹽、吃出健康。這大概需要全社會 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幾十年,才能最終達到。 患:限鹽是不是可以因人而異呢? 醫: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我們可以在追求健康和品味美食中找到一個平 衡點。 對血壓正常的年輕人來說,飲食稍鹹,危害並不太大,而且危害也不在眼前, 完全沒有必要終日憂心忡忡。因為他們有充裕的時間享受生活,逐漸改變習慣,慢 慢將鹽量減下來,但也不能完全跟著感覺走,畢竟低鹽是我們的目標。 對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病患者,特別是老年人,我們還是要不厭其 煩地勸告一句:吃鹽少一點,再少一點。不顧科學一味貪圖口腹之欲,危害無窮, 而且危害可能近在眼前。臨床上,因高鹽飲食誘發心力衰竭加重而需急救的病例屢 見不鮮。喜鹹喜淡純屬個人 飲食習慣,似乎不該干涉,但吃鹽多少關系到億萬人的健康。攝鹽過多是困擾現代 人的一大問題,我們是不能回避的。 患:為什麼老年人尤其要限鹽呢? 醫:人們能夠感受到鹹味,靠的是舌上的味蕾。人的味蕾約有7000個,隨著年 齡增長味蕾數量逐漸減少,且敏感度逐漸降低。有些老人食量較少,微量元素鋅的 攝入量相對不足,這更加重了味覺遲鈍。所以老年人比年輕人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 入更多的鹽。俗話說“越老越喜鹹”就是這個道理。再加上我們剛說過老年人鹽敏 感者較多的因素,就是為什麼清淡飲食對老年養生尤為重要的原因。 患:對兒童限鹽也很重要嗎? 醫:飲食習慣因人而異,在喜鹹家庭中成長的人,即使獨立組成新的家庭,也 常常喜食鹹食。嬰幼兒的飲食習慣可塑性極大,家長以身作則,低鹽飲食,可使孩 子從小養成淡清飲食的好習慣,長大後將不受食鹽攝入過量的困擾。所以限鹽從娃 娃抓起是事半功倍、利在當 代、益及子孫的好事。 患:有沒有魚和熊掌兼得的辦法呢? 醫:有些做法您不妨試試。 烹調時,不使鹽滲入食物中,而將細鹽末、醬油等撒在食物表面,使舌上味蕾 受到較強刺激,既能喚起食欲,又能減少鹽的攝入量。 盡量不吃魚、肉的熟制品及罐頭食品。 一餐數菜時,可將鹽集中在一種菜上。 充分利用醋、糖、苦瓜、辣椒等刺激出酸、甜、苦、辣的口感,以減少對鹽的 依賴。 眾口難調時,可在餐桌上放置細鹽末、醬油等,采取“餐時加鹽法”,各取所 需。 適量多吃些生菜、沙拉等,這樣既可少攝鹽,又可保留最多的營養成分。 多吃含鈉低而含鉀高的蔬菜、水果,有利於鈉鉀平衡,因為補鉀有利於促進排 鈉。 北京天壇醫院主任醫師劉玄重 來源:健康報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