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老人健康 >> 養生保健 >> 養生之道

淡味與養生

  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講:“淡有滋養氣血、通利血脈之功。淡食總以素多葷少,滋味淡薄為主。”還認為,“薄滋味充養血氣”。淡蔬食以利血脈。現代醫學臨床實驗表明,長期食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如大米、玉米等五谷雜糧,血漿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一般較低,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的發病年齡推遲,發病率亦較低:豆類及豆制品所含的植物蛋白、植物膽固醇等成分,則有降低人體血脂的作用:綠葉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可降低膽固醇。由此可見,淡食通利血脈不無道理。

  宋丹溪撰《食色紳言》稱:“淡有醒脾開胃、清虛腸腑之功。淡可滲濕,脾最惡濕,脾為濕困之際,唯淡食可使之健運。”每逢夏暑時日,濕氣偏重,大多數人都會食欲不振,尤惡膩食,此脾為濕困也,當以輕清味淡之食以醒脾氣。又稱“淡食以開胃”。淡食利於消化,無呆胃之弊。“若蔬食菜羹則腸胃清虛,無滓無穢”,蔬食淡味,有通腑之功。這些都已為現代醫學所肯定。蔬食淡昧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對刺激腸蠕動有良好作用,常為通便之劑。

  金元醫學家朱丹溪主張,淡屬自然沖和之味!“有食人補陰之功”,如谷、菜、果之類。《內經》雲:“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然濃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淡之味乃能補精耳。”現代營養學家認為,谷、蔬菜、果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而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者,大多屬陰虛津虧症。因此,淡味的谷蔬之食對人體有滋陰生津的作用。

  清代名醫吳鞠通對淡味養生曾有這樣的論述:“尤必以淡為善者,何也?以味之稍重必偏,且重者必毒,惟淡多甘少者,得中和之氣……且淡開五味之先,不在五味之中,而能統領五味者也。五味皆屬地氣,地食人以五味也。惟淡屬天氣,清華沖和,最能淡洩土中之濁氣,而使之復其清明之體,故必以淡為善也。”這些話表明,人吃的食品大都產於地下泥土之中,都要以淡為主,酸、甜、苦、辣、鹹五味,都要宜淡為先,而味濃重就會對人的健康不利。

  “養生重淡味”,古代許多醫學家早有名鑒:

  近年,西方人在深受厚味佳肴而誘發若干疾病之後,遂提出了各種飲食回歸自然的方法。比如反對在食品中投放添加劑,提倡吃綠色食品、摻雜糠谷的粗糧制品,盡量生食蔬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素食者的行列,擯棄高糖、高脂、高蛋白的“三高”飲食結構。用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觀點,尋找有益於健康的功能性食品等,也正是對肥厚之食、濃烈之味的否定。可見淡味是一種有益於人體健康的飲食類型。

  淡味與養生,是人們在飽嘗厚味膩食之害以後,出於對濃厚之味的厭惡而加否定的。其實,古往今來對於淡味益於養生的觀念,人們從生活實踐中早已取得了共識。周秦以後,人們就對濃厚烈味的飲食進行了深刻反思,並受到了莊子“返璞歸真”、“恬淡虛無”哲學思想的一定影響。到了晉唐時期,養生學家就已明確提出“淡味飲食養生說”。唐代醫藥學家孫思邈還曾提出:每學淡食,不欲脯肉盈盆、五味雜陳。“清代美食家李漁認為:“馔之美,在於清淡,清則近醇,淡則存真。味濃則真味常為他物所奪,失其本性了。五味清淡,可使人神爽、氣清、胃暢、少病。五味之於五髒各有所宜。”《禮記》曾有言:“甘受和,白受采”,這說明食物之美在於味甘,而味甘並非是甜,是為養生之本,倘重調原味,則甘味盡失。比如葷之鮮在於得山林之氣,莼之美皆因水擇清虛之物。有訣曰:“原味傷人無所知,能甘淡薄是我師。三千功行從茲始,天鑒行藏信有之。”這些主張正符合現代烹調學之理。

  淡味,中藥學稱其為一種“味型”,與辛、甘、苦、酸、澀、成並列,就飲食養生來說,“淡味”則是由“淡”的本義發展而形成的“飲食類型”。

  何以要味淡?《說文》講:“淡,薄味也”。淡是相對於濃、厚、重而言的。

  後來,他收下一徒,傳授了眾多菜品的做法,唯獨沒有教徒如何做羹。晚年,回鄉之前,徒問:“做羹有何要領?”師答日:“料精、汁濃、味淡,切記一定要味淡!”

  傳說,京城有一位名廚,他擅長烹一款“羹”,博得南來北往食客的贊賞。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