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到人們說的一句口頭禅:“活得好累!”是啊,當今社會是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競爭激烈的信息時代,人人的腳步像上了發條似的,不停地向前跑。不要說年輕人喊累,許多老年人也被累得精疲力竭。許多老教授仍在帶研究生,搞科研、出成果;有的老人把寶押在孫子身上,陪伴夜讀,望孫成龍;有的人退休了,心卻沒退,失落感困擾得夜不能寐;有的老人為晚輩婚姻、家庭瑣事忙得暈頭轉向;有的老人還因喪偶、失子、家庭不睦或經濟拮據而憂心忡忡。如此,怎能不感到心累呢?
我們知道,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長期處於過度的精神緊張狀態,日積月累,難免心理防線不被壓垮,使人陷入尴尬的困境之中,產生過度緊張、焦慮、煩躁、惱怒、抑郁等不良情緒,導致心理障礙,而引發高血壓、心髒病、消化性潰瘍、糖尿病、婦科病,甚至癌症,影響健康和生命。
由此可見,要想活得自在,祛病延年,注重養心為第一要務。號稱“白樂天”的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堪稱修身養性的楷模。他一生命運坎坷,青年時因家境貧困而長期流浪,步入仕途後又因得罪權貴而數度遭貶,但他始終都能保持淡泊名利與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他被貶降杭州後,寄情於靈山秀水,輕松吟出千古絕唱:“閒心對定水,清靜兩無塵。手把青筇杖,頭戴白綸巾。興盡下山去,知我是何人。”宋代大文豪蘇東坡仕途坎坷,但他總是曠達樂觀,淡然處之。他47歲時被貶到黃州後,登赤壁矶,一首氣勢磅礴的《大江東去》,使我們看到了蘇東坡那豪放達觀的胸襟。他被貶到杭州任通判時,因病到松陰環繞的寺院去散心,僧人熱情地讓他在涼爽的禅房內歇息,用虎跑泉煮茶款待。詩人在《病中游祖塔院》一詩中感歎道:“因病得閒殊不惡,安心是藥更無方。”他將養心概括為“養生治性,行義求志”八個字。因此,我們應從古人養心之道中汲取營養,駕馭和調控好自已的情緒。
一是靜心。人生在世,要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高雅境界。明《養生四要》一書中說得更為透徹:“心常清靜則神安,神安則精神皆安,明此養生則壽,沒世不殆。”
二是清心。離退休之後要跳出萬丈紅塵的擾攘,榮辱升降已成過眼煙雲,將外界一切干擾拒之門外,自得其樂。
三是寬心。歷經坎坷的老年人,胸襟要像大海那樣寬闊,能容下百川。即使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也要達觀對之,自我化解。
四是忍心。百事忍為上,能忍亦豪傑。容忍大度既可排除自己惡劣的心境,又能促進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系,人也自然樂在其中。
五是用心。人老了不能光想養尊處優,無所事事。而要多動腦筋,多些興趣愛好,讀些淨化心靈的書報,可陶冶情操,心身康泰,活得潇灑,過得自由。
有了這五心,何來心累的羁絆呢!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