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建議,70年代左右出生的一代人應該進行體檢,包括心血管檢查。檢查結果可用來制定適合個人健康狀況的鍛煉計劃,同時可以將受傷的危險性降到最低。賴特博士說:“運動要因人而異。如果你經常在籃球場上被撞傷,你可以考慮一下進行自行車運動。不要想著從事極限運動,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度的鍛煉。否則就與運動的目的背道而馳。”
匹茲堡大學醫學院整形外科系臨床講師沃達·賴特博士說,如果鍛煉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最佳身體狀態,那麼在山地車上做危險動作,或是以“周末勇士”的風格試圖重新體驗昔日大學運動隊的光榮歲月的做法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她說:“我們中有許多人或許仍認為自己只有20歲出頭,風華正茂,但事實並非如此。有些人跟腱斷裂或肌肉損傷,哭著來到診室,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們總是在堅持做年輕時的鍛煉。”
科茲洛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消除痛苦,在不傷害自身的情況下健身。”他本人就不依賴藥物或是手術來治療運動傷。“你必須調整自己的固有思維,根據身體及其限度做出適當調整,超過了限度身體自然而然就無法承受。”專家表示,人上了年紀就更容易受傷,而且扭傷和拉傷恢復起來要花費更長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身體變化和疾病包括肌肉質量衰退、骨密度減少、肌肉和腱的彈性下降、關節處理碰撞能力降低。
倫娜博士說:“當我們逐漸上了年紀時,運動就要適度。問題在於,要接受如何進行適當鍛煉的指導以及在鍛煉過程中應注意的跡象,如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對科茲洛而言,解決疼痛的辦法是從做劇烈的舉重轉變到做一些舒緩肌肉和關節的輕柔些的運動。如今他每天都在練習瑜伽和太極,每隔一天進行重量輕的鍛煉和做俯臥撐,以及肌力均衡體操等練習。他同時會步行上下班,來回要走35個街區。
該報告顯示,在運動所引起的相關疾病中,位居前列的運動方式是自行車、籃球、棒球以及賽跑。最常見的傷病是運動過度,結果影響膝部、腳踝、下背和肩膀。衰老雖然無法避免,但受傷卻是可以避免的。醫生表示,這不意味著所有慢跑愛好者必須將他們的運動鞋放起來,或是職業籃球運動員必須避免鄰近球場的誘惑,真正的問題在於鍛煉要適度,鍛煉要講求方法。
醫學專家指出,與運動有關的老傷復發趨勢超過以前任何時候,70年代左右出生的一代人出現膝部、背部、肩部和其他部位疾病的人數一直在增加。費城賓夕法尼亞醫院膝部修復外科主任傑斯·倫娜博士說:“40多歲的人,甚至還有30多歲的人就患有膝關節炎,這一比例同10年前相比有大幅上升。”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一份報告所記錄的數據顯示,1991年至1998年間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所受到的運動傷增長了33%。這份來自2000年的報告(裡面包含有目前為止最新的)顯示,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在1998年報告了100多萬例運動傷,用於醫療方面的費用就高達近190億美元。
據美聯社報道,戴維·科茲洛剛年近不惑就得了一身病。他的頸部、踝關節、背部、腹股溝、肩膀、腿筋也都有傷。科茲洛是位職業運動員,中學時打過長曲棍球,大學踢過足球,能仰臥舉起300磅的重量。彈指一揮間,如今,他發現自己已年近40歲,而身上也是傷痕累累,全部是鍛煉留下的。頸部疼痛尤其令科茲洛痛苦不堪,為此他接受了兩年針灸和熱敷療法以減輕痛苦。科茲洛說:“我仍舊感覺自己還是二十來歲的壯小伙。過了好幾年,我才真正恍然大悟,我的確無法再做過去曾做的事,必須調整自己的心態。”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