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反季節蔬果到底能不能吃

  十幾年前,如果能在冬天吃上西瓜或是草莓,真會覺得是件無比“奢侈”而幸福的事情。首先因為它的物稀價高,難得吃一回;其次是那帶著夏天氣息的果肉著實令人興奮,它們仿佛帶來了一種改變季節的魔力,直叫人贊歎農業技術的改進—季節再也不是牢不可破的樊籠,我們的美食夢想將不再遙遠。

  吃飽到吃好,真的吃好了嗎?

  事實確實如我們所預期的那樣—上個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餐桌上日益豐富的菜肴,逐漸改寫了我們的時令習慣。這是我們從“吃飽”到“吃好”的一大跨越。在那個時候,全國的大棚蔬菜得到迅猛發展,新技術在推廣,新品種被引進國內,我們在菜市場中可以挑選到越來越多的反季節蔬果。這無疑是一場勝利,一場用欲望和技術戰勝自然規律的勝利,我們都在暗暗慶幸已被滿足的口腹之欲和迅速提高的物質文明,又有誰會提出不合時宜的質疑呢?

  中醫說:少吃反季節菜

  但從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來看,飲食本應遵循自然的規律。食物是由氣味組成的,而它的氣味只有在當令時,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的時候,才能得天地之精華。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藥物、食物,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按照陰陽氣化理論,植物生長都有一定的生長周期,違背自然生長規律的菜,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寒熱消長規律,會導致寒熱不調,氣味混亂,成為所謂的“形似菜”,徒有其形而無其質。如夏天的白菜,長得可以,但味道遠不如冬天的;冬天的西紅柿,外表雖然紅得好看,但質硬而無味。

  孔子也說:“不時,不食。”就是說,不符合節氣的菜,不吃。有時想調一下胃口,吃點反季節菜,也未嘗不可,但長期食用,對身體並無好處。

  大棚菜,最具爭議的反季節蔬菜

  於是,十幾年後的今天,親身的體驗與實踐讓我們對反季節蔬果生出些新的感受。我們開始挑剔它不純正的口味,嫌棄它營養成分不足,甚至質疑它的安全性問題—尤其用保溫設施栽培的大棚菜,幾乎成了眾矢之的。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何洪巨教授還明確提出:反季節蔬果,宜避而遠之。

  在國外,也是大吹“新鮮自然”風。現在很多蔬果銷售商都會計算“food miles”,即食品是從多遠以外的地方運來。因為食物從越遠的地方運來營養流失越多,所以他們提倡吃臨近農家種植的當季蔬果,而不是反季節蔬果。

  美國的一個農民聯盟還自創了一個很特別的小節日,叫做“自產節”。在這個節日裡,紐約的一些農業組織、演藝團體會和民眾一起在聯合廣場聚會,分享音樂和好吃的本地自產蔬果。

  吃,還是不吃,這不是個問題

  在反季節蔬果這件事上,我們固然創造了“奇跡”,但同時事實證明,我們並未因此而真正獲益—除了口感上的不過瘾,還將面對不少安全隱患。所以在吃與不吃這個問題上,如何取捨,正是一場不同欲望間的對壘游戲。

  當你想保持飲食的多樣性,自然需要不同的蔬菜搭配,吃些反季節蔬果在所難免;當你的味蕾特別想念某些反季節食品時,那你也要接受它們在口感和營養上略為遜色的事實,並在挑選和清洗時多加小心。

  所以,對我們來說,吃還是不吃反季節蔬果,這不是個問題,因為它沒有絕對的答案,關鍵是如何保持平衡。當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是一種流行全球的健康觀念。抱持這種觀念,讓自己學會在這個琳琅滿目的蔬果世界裡聰明地擇食。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