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健康飲食 >> 飲食誤區

豆類與肉類應避免一起食用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豬肉的營養非常全面,除了蛋白質、脂肪等主要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和尼克酸等。豬肉肥瘦差別較大,一般來說,肥肉中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少,多吃容易導致高血脂和肥胖等疾病;蛋白質大部分集中在瘦肉中,而且瘦肉中還含有血紅素鐵,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血紅素鐵比植物中的鐵更好吸收,因此,吃瘦肉補鐵的效果要比吃蔬菜好。豬肉中的脂肪除能提供熱量外,還有助於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成年人每天食用50~100克瘦肉就可滿足一天的需要。吃豬肉有利,也有弊,弊主要體現在攝食量大時。豬肉脂肪含量高,即便是瘦肉,含量也在20%以上,超過牛羊肉、雞肉和魚類,所以,食之過多,便使人攝入了過多熱量,導致人肥胖,引發多種疾病。豬肉膽固醇含量較高,膽固醇攝入過多會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增加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中醫認為,豬肉性平味甘,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對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等疾病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中醫對豬肉的認識與現代醫學基本相同,也不主張多吃,說多吃“令人虛肥,助熱生痰”。

豬肉屬酸性食物,為保持膳食平衡,烹調時宜適量搭配些蔬菜等鹼性食物,如白菜、土豆、蘿卜、海帶、芋頭、藕、木耳。

豆類包括大豆、豌豆、蠶豆、豇豆、綠豆、赤豆、刀豆等。所有豆類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都較好,大豆為最好,其氨基酸組成接近人體需要,富含谷類中較為缺乏的賴氨酸。豆類還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鋅等無機鹽元素,B族維生素含量都明顯高於大米、面粉和玉米粉等谷類食物。大豆含25%~30%的碳水化合物,其中50%左右是人體所不能消化的棉子糖和水蘇糖,此外還有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所構成的糖類。這些低聚糖經大腸細菌的發酵,產生二氧化碳、甲烷、氫氣等,使人腹脹不適。但低聚糖也是腸內有益細菌雙歧桿菌生長的促進因子,因而無礙健康。

各種豆類中都含有一些抗營養物質,它們不利於豆類中營養素的吸收利用,如蛋白酶抑制劑,它們能夠抑制人體內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糜蛋白酶等蛋白酶的活性。豬肉屬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與豆類同時食用,會使其消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豆類中所含的酚類物質與蛋白質起作用,影響蛋白質的可溶性,降低其利用率。多酚不僅影響豆類本身的蛋白質利用,在與肉類配合時也影響肉類蛋白的消化吸收。如果同時進食較大量的豬肉和豆類,會引起腹脹氣滯。

大豆含有的這些抗營養因子,會影響大豆的營養價值。但這些因子對熱敏感,加熱後即被破壞。所以,豆類如果加工成豆制品或充分加熱後食用,每次食用的量較小的話,就不會引起腹脹氣滯。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