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是我們廚房裡常見的調味品,做菜時加入味精能明顯得提鮮,讓菜肴更好吃。隨著對營養健康的重視程度提高,我們也越來越知道味精不可食用過量。但具體到味精什麼時候可以放,什麼時候調味不能放,卻沒有那麼了解,今天就一起來看看味精的食用注意事項吧。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通常含90%左右。它有強烈的肉類鮮味,溶於2000~3000倍的水中,仍然能感覺出來。味精食入胃腸後,它能很快分解出谷氨酸來。谷氨酸是人體必不可少的一種氨基酸,尤其對於智力發育很有幫助。不過人體內可以自行合成谷氨酸,不必完全依賴食物供應。適量、合理地使用味精對人體並無害處。
使用味精要注意:
1、炒肉菜不用加味精
肉類中本來就含有谷氨酸,與菜肴中的鹽相遇加熱後,自然就會生成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除了肉類,其他帶鮮味的食物也沒必要加入味精,如雞蛋、蘑菇、茭白、海鮮等。
2、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
酸味明顯,醋加得比較多的菜肴不能加味精。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而且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鮮味效果越差。所以糖醋裡脊、醋熘白菜等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
3、拌涼菜不宜放味精
因為味精在溫度為80℃—100℃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的作用。而涼菜的溫度偏低,味精難以發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無味且掃興。如果做涼菜時非要放味精,宜用少量熱水把味精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4、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許多人在調餃子餡、春卷餡時,都會放點味精,這樣很不安全。味精拌入餡料後,會一起經過蒸、煮、炸等高溫過程。但是,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不但會失去鮮味,還會形成有毒的焦谷氨酸鈉,危害人體健康。除了不能拌餡,在制作熱菜時,也是要在菜肴即將離火時才能加入味精。
5、味精用鹹不用甜
在適當的鈉離子濃度下,味精的鮮味才能更突出。所以,味精的鮮味在鹹味菜肴中才能有鮮美表現,但如果在甜味菜中放入味精,不但不能增鮮,反而會抑制甜鮮的本味,並產生一股異味。所以,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菜肴中不能加味精。
除了以上五類菜調味時不能食用味精,用味精調味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高溫。水溫在70℃~90℃時,味精的溶解度最高。當受熱120℃以上時,味精中的谷氨酸鈉就會變成焦化谷氨酸鈉,不但失去鮮味,而且有一定毒性。
2、不能在含鹼或小蘇打的食物中使用。因為在鹼性溶液中,谷氨酸鈉會生成有不良氣味的谷氨酸二鈉,失去其調味作用。
3、不能濫用味精。如雞、魚、蝦、肉等,本來就有濃郁的自然香味,如果再放味精,反而會破壞其原有的鮮味。每道菜都放味精,會使人對味精產生依賴性,再吃不放味精的菜就會覺得味道一般,食欲減退。
4、蒸、煮、急火快炒的菜不宜先放味精。因為在加熱過程中會使味精變成焦化谷氨酸鈉而產生毒性,所以可以在出鍋後加味精,這時溫度適宜,既能充分發揮味精的鮮味,又不致使其因溫度高而產生毒性。
通過以上的知識,希望大家可以更科學的食用味精。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