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漸至,早晚溫差較大,不少人特別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感冒咳嗽。而除了上呼吸道毛病外,有些人開始感覺皮膚干燥,甚至出現了腹瀉、便秘等腸胃功能失調等症狀。“造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是秋燥”。以下7招可指導大家防秋燥,過個順心的秋天。
第一招:少辛增酸忌寒涼
秋天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避免燥邪傷害。少攝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強肝髒功能。
有些人愛吃酸梅止渴,“其實酸梅屬於鹼性,”吃多了影響腸胃道消化機能,容易發生潰瘍。
至於脾胃保健,應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沙拉等涼性食物。俗話說“秋瓜壞肚”,秋天吃西瓜、香瓜等易損脾胃陽氣。不妨適量吃點蘋果、柿子、柑桔、梨、葡萄和龍眼。
可滋陰潤燥的食物:銀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漿、蜂蜜、藕等。
偏酸性水果:蘋果、葡萄、石榴、楊桃、檸檬、柚子、山楂等。
辛辣食物少吃:姜、蒜、韭菜、辣椒、蔥等。
第二招:養陰補氣
中醫師不反對秋天進補,但了解自己是哪種體質很重要,因為“補”的內容也各異。
如果屬於過敏體質,著重“補氣”,要偏向溫補,忌吃寒涼食物。很多人以為蜂膠對過敏性疾病很好,其實蜂膠在中醫屬於寒性,剛好與治過敏體質溫熱藥相沖。
常見的養陰藥:枸杞、玄參、玉竹、麥冬,可促進唾液腺體的分泌,可潤喉,也具有免疫調節的作用。
常見的補氣藥: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劑量應向專業中醫師咨詢)。
第三招:情緒保守斂元氣
在秋主“收”的原則下,情緒要慢慢收斂,凡事不躁進亢奮,也不畏縮郁結。“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靜,”在時令轉變中,維持心性平穩,注意身、心、息的調整,才能保生機元氣。
第四招:適當運動
秋天可多接近大自然、多運動,吸收天地精華。尤其是伸展動作,可幫助拉伸,維持身體靈活度,滋脾補筋,強化循環。要注意的是,早晚較冷時,不要在外面運動。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調整運動方式。
早晚天冷:建議在室內運動,如氣功、太極拳、八段錦或瑜伽等。
白天戶外:建議老年人多緩步走,年輕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強心肺功能、調整氣血。
第五招:穿明亮衣服
有種說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但中醫認為,白色食物多偏寒涼,像白菜、蘿卜這類,“吃吃當然不錯,可是如果屬於過敏體質,會愈吃愈嚴重。”
另外秋天萬物枯敗,充滿蕭瑟肅殺氣氛,情緒容易受影響。五行中既然秋天對應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讓心情更愉悅輕快,別人看起來也較有生氣,不致死氣沉沉。
第六招:強身健肺養生功
秋氣通肺,秋燥易傷肺,因此秋天首當保養肺髒,以下介紹兩種養肺功法。
1、高甩兼容法
功效:能擴展心、肺脈及肝、脾、胃功能,有助於神智清明,身體輕盈靈活。
步驟:
1、眼神平視,吸氣,兩手順勢甩高過頭,身體向上挺拔。
2、吐氣放松,兩手平均朝身後下甩。
3、如此來回運作,連續約十分鐘。
2、嘶洩肺盛法
功效:能幫助情緒內斂、收攝平和。
步驟:
1、兩腳平行與肩同寬。
2、吸氣時手心上捧,順勢在胸前翻掌,掌心朝外。
3、呈“嘶”字口形不發出聲音,緩緩吐氣,兩手向兩側平推伸直,然後慢慢放松。
4、兩手放下,身形回正。
第七招:秋季養生食譜
1、滋陰銀耳羹。
2、秋季養生茶:桑菊茶。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