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心理常識

心理解讀:幸福如何依靠領悟

  幾乎所有的心理治療家都相信,認識自我是生活幸福的先決條件,而精神分析的“領悟”過程則能通過尋找和分析心理障礙的歷史淵源,使人們走出情緒的困擾。然而,紐約威爾康乃爾醫學院的精神分析學教授理查德·弗裡德曼卻對此提出了質疑:“領悟”真的有人們鼓吹得這樣神奇嗎?

  弗裡德曼教授在臨床實踐中發現,他的一位成年男性咨詢者完全無法適應與女友的分離。無論是兩人分開過周末還是因出差而小別,都會使他陷入重度煩躁和焦慮。在治療中,他甚至能將這種感覺回溯到4歲時與母親長達數月的分別。然而,領悟過程為這位年輕人呈現了一段鮮明的人生往事,撩開了他情緒的面紗,卻沒有帶來任何改觀。

  這是因為他的自我認識有失准確,還是領悟本身就意義不大呢?回答這個問題對於解釋治療手段如何緩解心理壓力至關重要,各流派的治療師們一直就此爭論不休。

  通過對不同療法的比較研究,人們發現了一個叫板“領悟”的有趣線索:當人們將兩種不同的心理療法直接對比時,往往發現二者之間大同小異。研究者將之稱作“渡渡鳥效應”。在劉易斯·卡羅爾的《愛麗絲夢游仙境》中,渡渡鳥主持了一場荒謬的賽跑,宣布每位參賽者都獲勝。

  對於咨詢者來說,無論治療師采用領悟療法,還是認知-行為療法,都會讓你感到狀態有所好轉。鑒於各種有效療法的共同成分不是領悟,而是咨詢者與咨詢師之間非特異的人際聯系,我們似乎可以理所當然地說,通過“領悟”來治療既無必要又不高效。

  不僅如此,弗裡德曼教授還表示,領悟有時還會加重人們的傷痛。

  其實早在多年以前,研究者就已經發現,抑郁症人群對生活中的消極事件有選擇性回憶偏差。他們不是在捏造傷感的故事,而是忘記了過去的幸福。在這層意義上,他們消極的回憶和觀念雖以偏概全,卻往往是不失准確的。這樣的事實難免讓人懷疑:相比刨根問底自我明鑒,稍稍假裝糊塗是不是能讓人更幸福一點兒?

  難道說“領悟”就沒有一點好處了嗎?當然不是!如果你不想被自己的情緒沖突所擄獲,領悟過程將成為你掙脫束縛的有力武器。它會幫助你減輕痛苦,但這並不等於快樂。

  藥物和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我們走出心理障礙的陰影,但真正的幸福卻來自於天性的伸展。只有深刻的領悟和對內心的忠誠,我們才能在知行合一中收獲幸福。

(實習編輯:張華仙)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