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臘神話裡,美少年納西斯(Narcisse)覺得自己比世界上所有的女人都要漂亮。他喜歡欣賞自己在泉水中的倒影,以至於有一天湊得太近,看得太出神,掉進水裡溺死了。
從這則神話,弗洛伊德提出了“Narcissisme”這個詞,用來描繪一個人對自己的愛。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一個自戀期,在這段時期裡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和性征。一般說來,這種愛會轉移到外部事物上去。
弗洛伊德曾給出“自戀”定義是自己對於自我投注裡比多興奮(libido,泛指一切身體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認為的“性”,這裡的性不是指生殖意義上的性)的狀態。有這一表情況的個體稱之為自戀人格障礙患者。
從裡比多的方式來說,也就是他將本來應該投注於自我的對象客體的裡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這樣病人就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親密人際關系,並且經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自戀一詞還有一種另外的說法: 自控。
詳解什麼是自戀
但科胡特修正了之前弗洛伊德這個“自戀”的定義,而提出自戀其實就是裡比多的本質,或者更直接說自戀其實就是人類的一般本質,每個人本質上都是自戀的。自戀是一種藉著勝任的經驗而產生的真正的自我價值感,是一種認為自己值得珍惜、保護的真實感覺。也就是說一般個體的自戀並不是不健康的,而且我們整個社會也是允許適度自戀的,而只有個體過度自戀並超出了社會對與自戀允可的范圍那才是不健康的。
科胡特的合作者兼學生的巴史克提出了一個模型來解釋自戀,他認為自戀的達成其實是可以使用當代認知心理學等合理闡述的。自戀是對於自我勝任感的體驗,而這一獲得的回路開始於大腦的期待型態,然後進行下一步的實施決定,再後付諸行動的實踐——當個體在實際世界中實踐後,會得到反饋,這一反饋則再次輸入大腦,然後大腦將此信息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如果輸入信息與之前的期待型態配對成功,則個體就可能立即獲得自體勝任感的喜悅
如果不能配對成功,大腦就會再次決定、計劃行動、實踐,然後又反饋大腦以求得配對的成功。如果反復沒有辦法獲得成功,大腦則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或修正期待型態、或修正決定、或修正行動方式等方式來使自己,當然也有可能這一修正仍然是無效的或者是失敗的,則個體就可能會放棄這一回路構成,而以別的方式替代,也有可能徹底放棄。這時候,不合適的回路調整就可能直接引起自戀的失敗——無法獲得自體勝感或自我價值感,因此就會產生自戀失敗時的暴怒及焦慮,當焦慮過於強大或者失敗時,則個體會體驗到消極的防御——抑郁。
《DSM-IV》(《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 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簡稱DSM)手冊中定義“自戀型人格障礙”為以下項目:誇大(幻想或行為)、需要他人贊揚、並缺乏同感;起自早期成年時,前後過程多種多樣,表現為下列幾項以上:
(l)具有自我重要的誇大感(例,過分誇大成就和才能,在沒有相應的成就時卻盼望被認為是上乘);
(2)沉湎於無限成功、權力、光輝、美麗、或理想愛情的幻想;
(3)認為自己是“特殊”的和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高地位人們(或單位)所了解或共事;
(4)要求過分的贊揚;
(5)有一種榮譽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優厚待遇或自動順從他的期望;
(6)在人際關系上是剝削(占便宜),即: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而占有他人的利益;
(7)缺乏同感:不願設身處地地認識或認同他人的感情和需求;
(8)往往妒忌他人,或認為他人都在妒忌自己;
(9)顯示驕傲、傲慢的行為或態度。
以上所顯示自戀性障礙特征應該和暫時發生的自戀分清不同,例如某個人因為獲得某種程度的成功而變得自大起來一段時間,我們則不能簡單得視為自戀性人格障礙,盡管這兩者似乎有類似。但自戀性人格障礙應該是從童年起到目前一貫的表現,而非暫時、短期的行為。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