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勞就像貸款,不會隨著時間而自動消失,累積下來會壓垮健康,所以養生要從生活的點滴做起。
呂旭立基金會心理師周志建以前和大部份人一樣,每天匆忙吃過早餐後,開始忙碌的一天,個案一個接著一個,生活像陀螺打轉。
直到5年前的一場病,痛了一整年的坐骨神經痛,逼使他面對疲憊不堪的身軀,開始善待自己、傾聽身體的聲音。
“生病是禮物,讓我停下來察覺身體的需要,”周志建說,現在每天早晨會慢慢享用自己打的新鮮蔬果汁開啟一天、早晚以靜坐冥想沉澱心靈。刻意減輕工作量,一天只接兩個個案,晚上10點就關掉手機、電視、計算機,准備就寢。
喜歡旅行的他,每個月會去花蓮“生活”5天,看海、看星星、在小巷弄閒逛,或看一下午的書,“把自己放空,是我選擇讓自己能量飽滿的方式。”
你也想時時保持能量充沛嗎?試著從最基礎的身體能量,進而情緒、心智到最高層的精神層次按部就班的強化,刻意練習內化成改也改不掉的習慣,就像快樂是可以學習的,能量也是可以培養、創造的。
1身體能量: 健康的生活型態才能維持活力。
正確的食物是保持活力的最佳途徑。
-請把低GI(低升糖指數)食物加入你的菜單,例如雜糧面包、五谷饅頭、胚芽米等,避免血糖急遽上升,人體釋放大量的胰島素促使血糖值急速下降,而產生疲倦感。而且這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能安撫焦躁不安的神經,是精力重要來源。
-別忽略讓你開心的營養素色胺酸,奶酪、香蕉、馬鈴薯、豆腐、各類堅果都含量豐富,能增加大腦血清素的含量,安定焦躁不安的情緒,台安醫院營養師陳曉蒨指出。
-抗氧化食物幫你抗壓,如甜椒、芒果、西紅柿、大蒜。通常身體會產生倦怠感,是因為壓力使身體代謝率增加,體內的葡萄糖、維生素被大量消耗,強而有力的抗氧化劑,能增強免疫力,對抗自由基的破壞。
-在需要大量用腦前一小時,吃些鲔魚、起司或雞肉,有助靈活腦部。
中醫藥膳幫你補氣養生
加味逍遙散、小柴胡湯,山藥、番薯能幫氣虛者補脾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師邱榮鵬表示。
此外,補氣茶(黃耆、枸杞各3錢加水2000cc煮沸即可)及纾壓的玫瑰花茶都是不錯的選擇。
多喝水
不斷有研究證實喝水的好處,充足的水分幫助身體代謝、動腦前喝水可增加思考敏捷、緊張時喝水能和緩緊張情緒……。
不過,不建議喝含糖飲料補充水分,因為不解渴又會增加熱量。
中醫建議喝溫水(水溫35~40℃度左右)來補充水分,因為太熱的水恐傷食道,而冷水過於冰涼,會刺激腸胃內壁,血管收縮,使得腸胃血流量降低,減少消化酵素的分泌,影響消化能力。
運動保持活力
運動促進身體代謝功能,排掉廢棄物,減輕疲勞。也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精神暢快且樂觀。規律運動如健走、坐著或站立時抬抬腿都有幫助。
適度休息
振興醫院復健科醫師黃永铮建議,上班族工作時每90分鐘最好休息一下,起身走動或伸展四肢,避免維持同一姿勢造成肌肉緊繃僵硬。
此外,午後30分鐘的午睡幫助減輕壓力、增強記憶力、振奮心情,也讓下午工作更有效率。
夜晚好好睡一覺最能恢復元氣,但長庚醫院桃園分院精神科主任許世傑統計,全台約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包括不易入睡、淺睡、比預定時間早起、或者睡醒仍然疲累等睡眠或失眠問題。
對付失眠這個棘手問題,精神科醫師逆向操作,采用限制睡眠法。許世傑解釋,很多人睡不著仍一直躺在床上,但其實躺床時間10小時,真正只睡了6小時,睡眠效率是60%。這時候要縮短自己的躺床時間到6小時,也就是由固定的起床時間往前推算6小時,然後按照計算時間去躺床,檢驗自己的睡眠效率是否增加。
如果睡眠效率提高到80%以上,可以將躺床時間由原本計算的時間再往前挪15~30分鐘,反復幾個星期後,8成的失眠者可以解決失眠困擾。
把時間軸拉長來看事情
有時也發揮一點想象力吧!日本暢銷書作家河合隼雄在最新作品《心的棲止木》(天下雜志出版)提到,面對討厭的事可以把時間軸拉長來看,觀點會變得有趣,例如開會時,想象這次只是預演,真正的會議是在100年後,就會反省何必“只為了一億日圓的事想不開。”
付出也能獲得能量。河合隼雄提到,“心的能量”會循環,當你真誠的付出,接收到感謝及回報會豐盈內心,而不是消耗殆盡。
情緒能量:輕松轉換正負面情緒
面對工作的壓力及挫折,你選擇壓抑、逃避,還是面對、調適?
工作上遇到困難,亞都麗致旅館系統集團總裁嚴長壽在《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中指出,他會聽一段古典樂,讓壓力和情緒隨音樂流出,接著條列問題,再寫上處理的方法,最後全盤分析重要性及急迫性,循序解決。
《負面思考的力量》中建議,直視問題時,不要受情緒牽引,接受現實本來的樣子,再試著以正面思考建立假設,將負面想的部份拉往正面,會發現事情往往比想象中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