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天天健康網】

您现在的位置: 天天健康網 >> 健康生活 >  >> 心理健康 >> 人群心理 >> 青少年心理

大學生依賴性網絡行為的心理學思考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大學生對網絡表現出了極高的認同度和參與熱情。大學生上網的心理動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宣洩心理、網上娛樂心理、尋求自我價值感、情感表達心理、探索和嘗試新生活。而與網絡行為相伴而生的各種各樣的心態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的關注並采取相應的疏導和調適措施。                        

    一、問題的提出

    跨入新世紀,方興未艾的互聯網正給中國社會帶來了急劇的變化,它越來越深刻地進入了當代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網絡已成為一種新的時尚,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消費能力的年輕人,都有上網的經歷。對先進知識和技術有特有的知覺和敏銳的大學生,對網絡化的時代有不一樣的追求,他們是最具有網絡意識的群體。面對互聯網構建的虛擬世界,當代大學生表現出了極高的認同度和參與熱情。網絡已經深入到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情感等各個領域,成為大學生學習知識、交流思想、休閒娛樂的重要平台。他們通常可以在網吧、學校計算機房、圖書館的電子閱覽室以及宿捨高速連接因特網。上網聊天、打游戲、網戀、查閱相關的資料或浏覽新聞報道是大學生網上活動的主要方式。

    互聯網確實具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這裡不是指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換電子郵件,也不是指上網尋找有用的信息,這是他們網上活動的最常見的兩種方式。區分“依賴性”和“非依賴性”大學生網民的不同並不是僅僅指他們每周上網的時間,而是強調他們在網上利用時間的方式。“非依賴性”大學生網民大部分時間用在直接發電子郵件和萬維網上。“依賴性”大學生網民的大部分時間用在互聯網同步通信環境中,如聊天室和多用戶網絡對抗游戲[5](第201頁)。據了解,大學生網民絕大部分屬於“依賴性”上網者,而且女生多以上網聊天為主,男生多以參與多用戶對抗游戲為主。許多大學生對網絡表現了很強的依賴性,他們整天沉湎於網絡這個虛幻的世界裡不能自拔,以至於荒廢了學業、忘記了工作、淡漠了友情和親情。大學生對網絡的這種迷戀是一種精神依賴的表現,如同吸食鴉片一樣。有的大學生上網時精神亢奮,下網後煩躁不安;為享受網上“樂趣”而不惜支付巨額上網費用;有些人寧可荒廢學業也要與電腦為伴。究竟是什麼力量驅使著大學生做出這樣的行為呢?本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對大學生依賴性網絡行為動機進行了分析和思考。

    二、大學生依賴性網絡行為動機分析

    (一)、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指出,在人的基本需要滿足以後,還有一個更高級的需要即自我實現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就是“人對於自我發揮和完成的欲望,也是一種使他的潛力得以實現的傾向”[3] (第26頁)。正是由於人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才使得個體的潛能得以實現。在現今的高考制度下,考試成績是評價學生的唯一標准。在中學,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憑借其優異的成績獲得老師的青睐和同學們的關注,優異的成績是一些學生驕傲的資本。然而,進入大學來的都是各個地方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中只有少數人能夠保持原來的中心地位和重要角色,大多數學生將從中心角色向普通角色轉變。他們很多人的這個賴以憑借的資本突然沒有了,不少大學生由中學時老師的寵兒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大學生。一些大學生不能夠很好的適應這種角色的轉變,自信心便垮掉了一半[1] (第10頁)。而且由於他們缺少特長,在學校的各種文體活動中難以獲得成功,其價值感和自我成就感便無從談起。於是,他們被由此而產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纏繞著。由起初的心理壓抑進而產生了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一切地原諒自己,放縱自己,進而到網絡上尋找滿足感,找回原來的“輝煌”的自我。

    大學生有很多的需求,但許多需求是很難輕易得到滿足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和奮斗。然而,在網絡這個虛幻的世界裡卻能輕易地得以滿足。在現實的學習生活中相對缺乏競爭力的學生往往會選擇上網以求得暫時的解脫。在網絡虛擬社區裡,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樂趣。而且,這種成功的機率會大大的增強。尤其是在網絡對抗游戲中,每升一級或者是打過一關,都會產生一種愉悅感和“高峰體驗”。這是一種轉瞬即逝的極度強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癡如醉歡樂至極的感受。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獲取的快樂和自我成就感比現實世界要多得多。這讓這些在學校活動中少有表現的學生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而這種感覺又會強化他們參與網絡游戲的行為,使他們沉湎於此而不能自拔。

    (二)、心理宣洩

    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對人才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廣大的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心理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造成了大學生的學業負擔相對較輕而心理壓力相對較重的現象。學習不順、人際關系緊張、失戀、生活的窘困等等,讓他們吃不香,睡不好,令他們不安和煩惱[1] (第124頁)。求學就業中充滿著競爭、沖突、矛盾和挫折,使他們對社會環境以及校園生活中的諸多不完善的方面大為不滿。嚴重的還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進而影響學習、身體健康、情緒以及人際交往。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行為的“心理驅動系統”由兩種心理傾向構成:一是尋求滿足的、進取的心理傾向,一是避免傷害的、防衛的心理傾向[3] (第318頁)。大學生在尋求滿足,進取的活動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壓力會導致其產生避免傷害、自我防衛的行為,以求獲得心理的平衡。網絡由於具有隱匿性、開放性、便捷性和互動性等特點,這給大學生適時地轉移、傾訴和宣洩自己的不良情緒提供了機會和場所。通過此方式,他們可以宣洩被壓抑的不良情緒,獲得一定的心理自療效果,讓他們從日常的精神緊張中解脫出來。因此,網絡極易成為許多大學生躲避孤獨和排解心理壓力的場所。上網成了他們釋放心理壓力、松弛身心的一種方式。他們或到qq聊天室向網友傾訴自己的不快,或到對抗游戲裡沖殺一番。這如同人們喜歡唱卡拉ok、聽搖滾樂、喜愛足球一樣,是因為可以通過盡情的呼喊、喧鬧發洩心中的郁悶。

    (三)、網上娛樂心理。

    網絡被稱為繼報刊、廣播和電視之後的第四媒體,他具有傳播速度快捷,徹底打破地域界限,拉近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距離等優勢[2] (第9頁)。它從某種程度上改變了目前的文化和娛樂形態,深刻地影響著人類的精神生活。而且,網絡還擁有多媒體性,它使網絡媒體有能力在技術上實現多媒體傳播,達到時空交融、視聽兼備的綜合性藝術效果,營造出特定的情感氛圍。網絡媒體可以集文本、聲音、圖像、動畫等形式於一體,這就打破了傳統媒體之間的界限,使網絡媒體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而存在,不再有現實生活中傳統媒體電視、報紙、廣播三足鼎立的勢力劃分。傳統媒體提供的新聞和信息都是封閉的,受眾只能隨著傳播者的意圖被動地接受媒體的信息。網絡傳播中,網絡受眾可以主動接受所需要的信息,改變了傳統媒體中受眾的被動性;網絡受眾可以隨心所欲地點擊所需要的信息,可以參與媒體的傳播活動,成為媒體的一部分或與媒體傳播者交流溝通。在網上參加游戲、聊天、聽音樂、看在線播放電影、讀娛樂性網上文章是大學生網上娛樂的重要方式。網絡媒體把文字閱覽、畫面浏覽、和聲音聆聽融為一體,將欣賞者的各種感覺全方位打開,使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味覺和嗅覺協同活動,獲得多感官的刺激,讓人體驗到心跳、體溫、眩暈、緊張等微妙的心理變化,達到真正的審美通感,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與愉悅。網絡傳媒具有的這些特征和功能正好和大學生具有的好奇、浪漫、喜歡驚險刺激,對新事物、新知識反應迅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心理特征相匹配。故上網沖浪成為他們業余休閒的重要形式。

    (四)、尋求自我價值感

    社會心理學認為,為了使自己的人生具有價值,獲得明確的自我價值感,人需要了解別人,需要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需要愛與被愛,需要歸屬和依賴,需要有機會顯示自己的優越和展示自己的專長[4] (第212頁)。所有這些,都使人需要別人,需要同別人進行交往,需要同別人建立並保持一定的人際關系。大學生的思想比較活躍、渴望友誼和同學之間的相互理解和支持。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空間的擴展,社會閱歷的不斷增加,大學生的交往願望也就越來越強烈。因此,大學生表現出比以往更加迫切的交往願望。然而現實生活裡,諸多捆饒大學生的問題中,人際關系問題是最令人煩惱的。由於人際關系的社會復雜性和大學生心理的單純性,常會使部分學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表現出了不同的人際交往障礙如多疑、害羞、閉鎖、社交恐懼,使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得不到滿足。而網絡這個虛擬的世界為這些學生滿足自己的價值感提供了便利。在網絡裡,不再強調相貌的作用,人們在一個非以貌取人的環境下相互認識、相互了解;每一個網民擁有平等的發言權,人們根據你的話語來形成對你的印象;在網上可以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而且一般來說不用擔心會帶來什麼懲罰,所以他們不需要過多的面具,表達自己比較真實。這對那些現實中覺得地位卑微的學生更有吸引力。不論天涯海角,在互聯網上人們可以跨越時空彼此相識。彼此陌生的人可以相見,發展友誼甚至產生愛情。在互聯網上形成一種理性而又持久的親密朋友關系。他們還可以建立個人主頁,把自己的興趣愛好等資料通過超時空的、雙向的、多向交流的網絡傳媒讓網友或其他的網絡受眾認識和了解。通過這種交往,他們的自我價值感會得到確立,自我評價也會提高。當自我價值得到確立時,在主觀上就會產生一種自信、自尊和自我穩定的感受即自我價值感得到體現。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一旦得以確立,就會覺得生活富有意義,使人充滿熱情。相反,如果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得不到確立,就會沒有自信、自尊和自我穩定感。這也正是一些學生沉湎於網絡的內部動機。

    (五) 情感表達心理。

    情感表達是大學生網民的一個重要的需要。通過上網來尋求人與人之間的以互相關心、互相理解和互相尊重為要素的廣義的人類之愛[3] (第24頁),是一種潛藏在大學生網民內心深處的極為深刻的上網動機。通過與網友的交往可以使他們隱藏於內心深處的對的愛的需要得到滿足。他們在網絡中結識朋友,獲得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情感交流、尊重和滿足感。網絡給他們提供了一個最好的,使每個人都有的對愛的需要得以滿足的場所。在網絡裡他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主要有聊天、建立個人主頁、網戀和在bbs上發表自己的觀點及見解。在大學生的聊天中,聊的最多的話題是愛情和友誼。他們在網絡裡絕不會感到孤獨,因為無論愛好興趣是什麼,總有許多人在“虛擬社區”裡相互交談、互相傾吐著秘密。在網上,一個人的所思所想都是經過一定時間的篩選才反映為文字,它展示的自我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經過粉飾的或者是理想中的自我。他們在這裡可以尋找理想化的白馬王子或白雪公主,可以找到沒有缺點的戀人,這種現代的、純真的、柏拉圖式的愛情童話能夠滿足他們內心深處對浪漫愛情和友情的渴求,也可以慰藉內心深處孤寂的心靈。他們中的大多數雖然幻想在現實生活中實實在在地經歷它,但他們不會去經歷它。

    (六)、探索和嘗試新生活

    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過著同樣的生活,難免產生單調乏味,缺少新鮮感。心理學家弗洛姆指出:“一個人生理上和生物上的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他們仍然不滿意,他自己仍然不安寧”,因為缺少了“一種能夠使他變得主動的蓬勃生機”[3] (第23頁)。因此,追求新鮮感是由人的本性決定的。人的本性就是要不斷地尋找和開辟更加廣闊的天地。大學生上網正是為了尋求這種不斷擴展的、不斷更新的、能夠給人以新鮮感的生活。這種新鮮感包括驚奇、喜悅、清新和振奮。動機的認知理論認為人有理解環境的需要。上網可以使大學生走出生活的空間,認識世界和了解世界。

    大學生長期生活在自己的一個狹小空間內,想離開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可是,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不可能放棄學業到處去旅游。網絡給他們提供了過一種與現實不同的生活的機會,使他們的好奇心理得以滿足。通過網絡,他們可以到別處去“看一看”,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風情;另一方面,在虛擬社區裡,創造一個從來沒有過的生活環境,過一過他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生活。美麗文靜的女孩可能變得很潑辣,且滿嘴的土話;粗犷剽悍的男生也可能變得乖巧可愛,含羞羞澀。在互聯網上,沒有人會知道他們的真實姓名、性別、年齡和社會地位。這種“身份喪失”的變化可以讓大學生嘗試新的角色,起到“角色扮演”的作用。

    三、緩解大學生依賴性網絡行為的方法和途徑

    從以上論述可以看出,大學生的依賴性網絡行為動機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既有內隱的如自我實現、宣洩、獲得自我價值感,也有外顯的如娛樂、探索和嘗試新生活。這也反映了當前大學生希望擺脫那種空虛、無聊、頹廢的學習生活的內心渴望和無意識的乞求,同時也表露了他們對成功、充實、豐富多彩的大學生的向往和追求。但總的看來都與大學生成長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成長的環境有關。如果能夠采取有效的措施,揚長避短,是可以引導大學生充分利用網絡這種現代化的手段為其健康成長服務的。

    第一 、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以人為本”的教育不僅要賦予學生廣博的知識與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們真、善、美的心靈,構建他們自尊、自愛、自強的人格,確立自我設計、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價值觀。學校要創造多種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華的舞台,使他們充分體驗到自我的價值感和自豪感,從而覺得生活富有意義。

    第二 、開展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預防網絡心理障礙。網絡心理障礙如網絡成瘾綜合症(iad)是指一些人往往沒有一定的理由,無節制地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互聯網上持續聊天、浏覽、游戲,以致損害身體健康,並在生活中出現各種行為異常、心理障礙、人格障礙、交感神經功能部分失調[5] (第192頁)。因此應教育學生以理智的態度控制上網的時間;提高學生對網上不良刺激的免疫力;有心理障礙的學生最好不要上網去尋求安慰,應求助於心理醫生;發現有網絡心理障礙的學生一定要盡快矯治。

    第三 、加強網絡德育工作,提高學生網民的網絡文明素質。以專家教授講座、同學們之間的討論等形式進行適當的網絡意識教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網絡社會”,樹立對網絡“虛擬社會”的正確態度和觀念,作到科學合理地使用網絡資源。

    第四、加強校園網絡建設,積極開展校園網絡服務。這樣學校可以保持對網絡的了解、知情和監控,既爭取了對網絡的主動權,又增強了對網絡的可控性。學校還可以通過舉辦主頁設計、計算機知識與技能大賽等活動,把學生對網絡的好奇心轉移到正確合理地使用網絡上來。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