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志剛,一個本來有很好前途的中科院化學所研究生,卻只因為女友拒絕和他繼續交往,就操刀殺人。是什麼原因促使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是父母過分的嬌寵?是復雜的家庭環境?還是諸多因素合力的結果?本報記者在采訪中深切地感受到: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健全人格的教育不能被忽視,而家庭環境和家庭教育方式將對孩子的人格形成產生重要的影響。
庭審:他究竟有沒有精神病?
深冬時節的一個上午,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對中科院研究生敖志剛殺害女友案進行宣判。開庭當天,記者早早來到法院。推開刑庭厚重的大門,裡面靜悄悄的,旁聽席後排一東一西坐著兩男兩女。兩個女的低著頭,似在抽泣,兩個男的直著身子,一臉沉重。見有人來,他們不約而同地扭過臉。憑直覺,記者推測他們是當事人的親屬。
離開庭時間尚有一個小時,法院工作人員和被告律師還都沒到。冬日的陽光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灑在莊嚴的國徽上,屋裡一片肅靜。記者就近坐在一位男士旁,小聲謹慎地詢問他和當事人的關系。他說自己是被害人的親戚,在北京某科研院所工作,受被害人遠在湖北的父母委托,擔任他們的訴訟代理人。他還告訴記者,旁邊那兩個女的是被告的姐姐和表妹。
據這位代理人介紹,被害人名叫張慧,湖北潛江市人,原是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的學生,死時年僅20歲。作為家中的長女,也是唯一在京讀書的孩子,她的死使她的父母深受打擊。
“據說,被告家屬二度申請精神病司法鑒定,你們對此怎麼看?”記者問。
“我們希望依法嚴懲被告人,他殺人是故意的,有預謀的!”代理人憤恨地對記者說。
律師、檢查官和法官陸續就位。當事人的親屬們挺直身子,氣氛有些緊張,我們的談話不得不中斷。
一陣嘩啦嘩啦的腳鐐聲由遠而近,大家抬起頭,紛紛朝外看。一個帶著手铐的瘦小男子被法警押進來,他情緒很激動,身子和胳膊大幅扭動著,似乎想掙脫兩旁的法警。旁聽席上眼圈紅紅的姐姐一下子站了起來,被法警制止後又坐回原位。
審判長宣布開庭後,審判員宣讀北京市精神病司法鑒定委員會鑒定書:“被鑒定人敖志剛生長在湖北農村,同胞三人,行末,有兩姐,家族中有數人自殺身亡。其父教育方式簡單、粗暴。父母常年關系緊張,均有過多次自殺未遂的歷史。敖雖聰明,學習成績優秀,也深受家人寵愛,但這種不良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方式使得他的性格發育受到極其不利的影響。在嚴重的生活事件中,他情緒不穩定、遇事易沖動的性格表現突出。
“敖在作案前已預料到會有不利結果,給父母、導師和朋友寫了遺書,交代了後事,並且准備自殺。在他的悔過書中對犯罪行為有著深刻的認識,說明他沒有辨認障礙。與張沖突過程中情緒反映強烈、行為過激,這與其平素的行為模式一致,也沒有神經病性症狀導致的障礙。
“被鑒定人敖志剛於2000年7月8日因故殺死前女友張慧,動機現實,未發現精神病症狀導致的辨認及控制障礙,應評定為完全刑事責任能力。”
這一結論意味著敖故意殺人罪成立!審判長問他對鑒定結論有無異議,他沉默以對。審判長說:“在法庭上,你這種沉默意味著默認。”敖依然一言未發。審判長隨後宣布押敖回市看守所,休庭。
見敖被帶走,姐姐和表妹喊著他的名字,大哭著追上去,法警攔住她們。望著法警押解下的瘦小身影漸行漸遠,她們無奈地蹲下身,嗚嗚地掩面而泣……
回放:從“寶貝疙瘩”到殺人凶手
1976年11月9日,敖志剛在湖北一戶農家呱呱墜地。作為家裡唯一的男孩,他的降生使父母無比歡喜。
在愛的包圍中成長無疑是幸福的,可父母的長期不睦卻給這幸福投下一抹陰影。敖的父親生性固執、脾氣暴躁,經常因小事與妻子吵架,甚至多次大打出手。夫妻二人曾不止一次地自殺,盡管都未遂,卻使敖幼小的心靈受到很大震動。
生長在這樣復雜環境下的敖志剛,性格早早地呈現出明顯的兩面性,一面是學習刻苦,心地善良;另一面卻是任性急躁,依賴性強,遇到挫折時情緒反應強烈。1994年,他考入湖北大學。大一時發現女友另有新交,情緒異常低落,曾產生自殺念頭,後經同學和老師反復勸說才漸漸恢復正常。
1998年,22歲的敖志剛考入中科院化學所。很快,愛情再次光顧這位勤奮的小伙,他與中國環境科學院的研究生張慧交上朋友。然而,愛的甜蜜尚未品嘗多久,令他煩惱的事發生了:半年後,敖聽說張慧與一外國人“打得火熱”,還在張的電子信箱中找到張與外國人的“情書”。他為此非常煩惱,找張質問,引發爭吵,張於是日益疏遠他。5月的一天,他兩次強行進入張的宿捨,一次以掐張的脖子相威脅,一次以割腕自殺相要挾,但未能挽回張的感情。
1 2 下一頁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