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參加一次聚會,餐桌上的老同學、老朋友人數都在減少,這樣的聚會會讓老人對死亡越來越恐懼,特別是如果身邊的老伴也離開,這種恐懼、孤獨感會更嚴重,那麼,老人面對死亡很恐懼怎麼辦?
77歲的王金明,幾年前去旅游時被一算命先生推測能活到78歲。今年春節過後,王老先生就想,明年就到死期了,怎麼辦啊?雖然他並沒有什麼大病,但寢食難安,終日驚恐。
王老先生患上了“死亡恐懼症”,這在老年人中很常見。人近暮年,容易想到死,再遭遇老伴或親朋好友去世,觸景生情,特別是年老父母的去世,更易產生“下一個該輪到我了”的消極心理暗示,死亡瀕臨感日趨嚴重。
王老先生恰逢這個特殊的年齡,又接受了死期到來的災難性心理暗示,受這種思維定勢的影響,陷入一種死亡焦慮或死亡恐懼的怪圈中不能自拔,這也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的焦慮。
老年人為什麼恐懼死亡
從人類的進化來說,對於未知的事物保持恐懼,這並不是一個缺點,而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手段。人死了,感知覺活動自然也就停止了,因此沒有人知道死亡以後是怎麼樣的。對死亡的未知,也是人們會對死亡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對老年人來說,死亡比年輕人要近的多,因此對於一無所知的“另一個世界”的恐懼,自然也比年輕人要多一些。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人到老年,死亡的幾率開始上升。也許自己還算健康,但當每次同學聚會,去公司參加慶典,與周圍同伴聊天時,發現自己當年的同學、同事、老伙伴相繼過世,難免不勝唏噓。人也許可以不怕死,但是對於孤單和寂寞,沒有人會喜歡。
同樣,從自己的角度來說,死亡意味著和伴侶、子女的訣別,如果家庭關系和睦,對彼此都念念不捨的,自然也會害怕死亡將他們分隔。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死亡帶來的孤寂感,也是讓人恐懼死亡的原因。
此外,人是有想象力的動物,當人們從電影、電視劇、新聞報道等節目中看到那些瀕死者的掙扎、呻吟、親屬的哀號……往往會想到“自己死的時候會不會也是那樣?”這種對痛苦的害怕,不免會轉移到恐懼死亡上來。
老人恐懼死亡怎麼辦
建議:認識到死亡是自然規律,順其自然,晚年生活才會輕松;及時向信任的親朋好友傾訴,可以使自己受挫的心靈得到安撫與慰藉。給自己做一些積極的暗示,擺脫關於“死期”的說法。保持一顆童心,常和孫輩們一起做游戲、背唐詩、聊天、說笑話,過得輕松愉快,生活充滿陽光,樂而忘憂,無形中延長了生命。要經常開懷大笑,笑能增強免疫力,有助於血液循環,可減少有害物質聚積,減少對血管的威脅,減少心髒病發生機會,同時驅走負面情緒,釋放壓力。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要高度重視心理、運動、飲食三方面,尤其是心理因素,長壽老人都具有胸襟博大、樂觀開朗、善於調節情緒的性格,他們以頑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闖過每一個難關,知足、滿足、愉快地度過晚年。
1、老人要正確認識到,死亡是自然規律,要明白地球上的一切生物無不遵循這個自然規律。世上沒有長生不老藥,正確地面對死亡,順其自然,晚年生活才會過的得愉快而有意義。
2、從恐懼心理中解脫出來,認識到死亡是自然規律,那就應該泰然處之,一個老人只要自認為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就能坦然地面對死亡,比較容易承受死亡,根本不會產生什麼恐懼心理。
3、愉快地活好每一天,老年人在平常生活中要高度重視心理、運動、飲食三方面。尤其是心理因素非常重要,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類似的例子,現代社會長壽老人很多,他們無一不是保持著愉快的心情,想得開,放得下,樂觀開朗,無憂慮,無怨氣,善於調節情緒,以頑強的毅力樂觀的精神面。
Copyright © 天天健康網 All Rights Reserved